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9部分

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相反許氏兄弟的《富貴人間》,因為講述香港市民最熟悉的股市,再加上之前積累的良好口碑,上映之後馬上受到力捧。

而吳語森的《林亞珍》也是相當接地氣,加上蕭芳芳自身的名氣,使得這部電影上映之後,票房也是節節攀升。

最可惜的就是邵氏的《徐老虎和白寡婦》以及這部《靚女多情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 麗的易手

春節檔期邵氏輸的慘兮兮,佳藝電視臺舉辦新春晚會,收視率同樣跌倒谷底。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八零年初,對邵氏來說,可謂是衰運當頭,跌倒了谷底。

相反許氏和嘉禾卻都有長足的發展,尤其是許氏連年獲得票房冠軍,去年那部《a計劃》更票房過千萬,今年許氏兄弟的《富貴人間》同樣票房過千萬,實在是讓一眾香港電影人羨慕不已。

進入到八零年之後,許貫武還是繼續在香港股票市場搞風搞雨,因為他不涉足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所以手上的現金流十分的龐大,基本上可以炒起任何一隻股票,這也讓他成為類似索羅斯對沖基金一類的股市大鱷。

全港股市在他的炒作下時漲時跌,好像換了瘧疾一般,而且他任何股票都是一沾就走,超高一兩成就收手,就算有人想要調動資金和他對沖,都不夠時間來操作。這樣一來雖然收益方面不會太高,但是卻避免了很多風險,同時也讓手中的資金時刻保持流動。

除了在股市上呼風喚雨之外,許貫武還拋售了名下的大半物業,並藉此套現了大筆的現金。他身為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合和地產,恆基兆業等地產公司的大股東,在每一處新樓盤發售之前,都有份額可以提前進行認購。

這既是公司大股東理應向受到的待遇,其實也是地產商借機炒高樓盤的做法。很多樓盤被這些大戶囤積之後,其他樓盤的價格自然就會被炒高,這也讓地產商能夠賺到更多錢。同時給大股東這些優厚待遇,讓他們也對公司的決定更認同,自然也讓主席的位置更加穩固。

當然那些香港普通市民就慘了,房價被炒高之後買房就成了難題。只好向銀行貸款才能夠付出首付。銀行既貸款給地產公司蓋樓,回頭又貸款給民眾買房,兩頭賺錢自然也開心。

許貫武因為是四大房地產公司的大股東,所以藉此囤積了大量的物業。這些房子本來也是他投資的一部分。因為許貫武知道香港寸土寸金。未來價格一定會暴漲的,所以在買樓時絲毫都不手軟。往往整棟整棟的樓都被他買下來。

現在他知道中英香港談判舉辦在即,未來香港房價會狂跌,所以他現在就開始悄悄出手名下的物業。雖然他名下的物業很多,但是悄悄地分批分批的賣出去。預計一年之內就會將所有物業賣光。而所獲收益則是之前購買時的好幾倍,可謂是大賺而特賺了。而所獲得現金全部投入金融市場繼續搞風搞雨。

春節過後幾天,麗的電視臺傳出巨大變故,母公司麗的呼聲將五成股份賣與澳洲財團套現,去彌補之前投資所造成的損失。

麗的電視臺一朝易主,震驚了香港市民。

香港因為tvb一**大,所以麗的和佳藝兩家電視臺的存在感一向很弱。尤其麗的電視臺近兩年因為母公司頻發財務危機。所以經常從子公司調配資金救急,使得麗的電視臺元氣大傷。雖然有像徐曉明,麥當雄,李兆雄這些出色的電視人。但是電視節目的質量還是逐漸下降,因此導致收視率也是一直萎靡不振。

前年雖然同無線電視臺合作結盟,但是合作進行到一半,也因為實在抽不出資金,令得所謂的合作協議也是名存實亡。去年一年麗的電視臺拍攝的電視劇不過才十部左右,其他時候都是播放之前的舊劇,或者是自制的其他節目來充數。

相比起來,去年一年無線電視臺就拍了三十多部電視劇,其中還有五部電視劇都是長達百集的長劇。佳藝電視臺雖然也有各種困難,但也拍了二十多部電視劇。相比起來麗的電視臺的劇集產量簡直可以用“可憐”二字來形容。

除了劇集的產量少之外,成本方面也是少得可憐。tvb現在每集電視劇的成本在三萬港幣左右,像一些大牌雲集而又重要的劇集,成本更是在五萬港幣左右。成本高得電視劇自然畫面更好,服裝更漂亮,演員的化妝等也更講究。一切都可以從細節方面看得出來。

而麗的電視臺的電視劇平均每整合本不過一兩萬港幣,就算是號稱是傾盡全臺所有演員打造的重頭戲《天蠶變》,成本也不超過兩萬五千港幣。成本比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