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自己退休的原因也沒什麼不能說的,對外面保持沉默也不過是另有圖謀罷了。於是便在電話中向他們解釋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聽說許貫武並不是真的全然不管事,只是要花更多時間去美國打理生意,這些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援。

近兩年來香港地產商也開始向外發展,近的如馬來西亞,星加坡等南洋國家,遠的如加拿大,英國等英聯邦國家,都是港商發展的主力方向。因為現在世界經濟復甦,各地的房地產市場開始發展,尤其這些國家都是英聯邦國家,法律,人情基本上有相近相通之處,所以最適合香港地產商前去發展。

而許貫武在美國有自己的產業,他們也早就已經知道了。雖然不太清楚那邊的規模有多大,不過單看每年由許貫武投資的電影,賺取的幾億幾億美元的超高票房,就知道美國那邊的產業規模一定不小,甚至比在香港的許氏集團還要大。而許貫武擱下已經發展成熟的許氏集團,轉過去發展美國產業的做法,也是一直以來他們所用的做法,並沒有什麼值得商榷的地方。

李家誠之前是長江實業的主席,後來收購和記黃埔之後,現在也已經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和記黃埔身上,而長江實業則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左右手打理。不然兩家上市公司重重疊疊的工作。就算讓他分身出來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忙活,也是照樣做不完的。

穩住了一眾生意夥伴之後,許貫武開始優哉遊哉的過起了居家男人的日子,每天不是逗逗孩子哄哄老婆。就是看看電視看看書,日子過得輕鬆又自在。

而就在他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許氏集團內部卻在進行著清洗活動。在許貫武離職以後,在公司內部亂傳謠言蜚語擾亂民心者,一律革職。尸位素餐,能力缺乏者,一律革職。貪汙公款,公器私用者,一律革職。

所謂新人事新作風,許貫武之前做許氏集團掌門的時候。因為採取的是睜一眼閉一眼的姑息政策,就好像對理查德和大衛一樣,明知道他們兩個人會黑錢,但是隻要電影拍的好,許貫武也不會追究。這樣一來自然讓很多人起了賊心。在道具,服裝,採購等多領域都出現過蠹蟲。

只是以往彙報到許貫武跟前時,許貫武都是酌情考量之後,並沒有給與非常嚴重的懲罰,畢竟很多都是和公司一起成長的元老。這樣一來也使得他們的膽子越發的大,據不完全估計這些年來被這些蠹蟲貪汙浪費的錢已經達到上億港幣那麼多。數額十分之驚人。

如果換到另一家公司早就垮了,只是因為許氏這些年成長的更快,所以這點損失還算不上什麼,只不過是疥癬之疾罷了。但是現在許氏集團換了新的領導人,馬上就拿這些蠹蟲祭了鍘刀,一週之內就炒掉了四十多名中高層員工。其中有幾位還差點選上七人小組候選人。

如此大規模高強度的清洗工作,在許氏內部也造成了寒蟬效應,一時間公司上下煥然一新,展現出了與許貫武主政時期,完全不一樣的氣勢。而七人小組也藉此樹立了自己的權威。成為了名正言順的許氏集團掌門人。

就在清洗活動達到頂峰的時候,許貫武同其他機構搶購許氏超商的戰爭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這時候許貫武手中已經搶到一成五的股票,再加上之前的手上的兩成,以及許氏超商自己的一成,已經擁有了四成五的股票,但是許貫武還是感覺有些不滿足。因為他原本是想購回五成以上的股票,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牢牢將許氏超商攥在自己手中,而且未來抄底香港地產市場的收益,也是他自己佔最大的一塊。

沒想到現在因為其他機構的搶購,使他的計劃破了產,如今原定的收購計劃不過只進行了不到三分之一。目前市場上僅有兩成的股票還在流通。

而且許氏超商股票只買不賣的現象,也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不少人都知道是有大機構在抄底了,所以手上的股票也開始捂起來不賣,讓許貫武的下一步收購行動泡了湯。鑑於此許貫武只好建議許朱迪發表公告,宣佈許氏超商將以每股七元的價格回購部分股票,拉抬現在低迷的許氏超商股票。

許氏超商股票應聲而漲,一天之內就已經回漲到了每股七塊五。如果這時候還想再繼續收購,將會比之前預算的至少多出五千萬港幣。香港有錢的人雖然多,但是有伍仟萬港幣現金的人卻不多。李家誠掌控有和記黃埔這麼大的公司,市值規模在十億美元以上,流動資金也不過才幾千萬港幣而已,如果真要有投資行動的話,往往也需要向滙豐銀行貸款週轉。

華爾街一句戲言,窮的只剩下了股票,指的就是這件事。身家上億美元是一回事,但是真正能調動的現金,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