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也沒尋著屍身。你看那橋下,高深莫測,雲霧瀰漫,多險啊!”
狄公聽罷,心裡一拐,不禁微微點頭。
這時山雨漸小,狄公抬頭見崗巒頭上露出金碧閃爍的琉璃瓦屋脊。一曲紅牆隱在蒼松老檜之間。白玉石砌就的臺座基上血紅的觀門已大開,黑壓壓許多道眾,幢幡寶蓋,點著燈籠火把,恭候在山門口。隱隱可聽得金鐘玉磐之聲,山門上一方匾額敕書“朝雲觀”三個斗大金字。
一個為首的胖胖的道士頭戴混元巾,腰繫黃絲絛,足穿朱舄,手執塵尾,上前來向狄公躬身施禮道:“福地自有福人來,縣令老爺大駕光臨。住持真智真人偶染微恙。不能親迎,囑小道率眾道人恭候于山門之外,謹候老爺玉旨,隨意吩咐。”
(舄:讀‘細’,重木底鞋(古時最尊貴的鞋,多為帝王大臣穿),泛指鞋 。)
狄公欠身回禮道:“不揣凡庸,冒叩仙觀,謹乞避過眼前雷雨,權宿一宵,十分擾極。”
“哪裡!哪裡!老爺不知今日是真武帝君壽誕之辰,又值本觀奠建二百年儀典,難得的喜慶節日。本觀已請下一個戲班在觀內演唱,十分鬧熱。老爺、太太有閒興不妨也會大廳觀看。以破長夜岑寂。”
狄公道:“如此說來,正合我意。只是如今全身溼透,望仙長引去住處先換過衣袍,再觀戲劇不遲。”
“老爺住處早已灑掃打點,安排齊整,在本觀東樓之上,要走一段樓梯,老爺及太太隨小道前去。”
那胖道士手擎燈籠在前面引路,兩名小道童在兩橫擎燭陪著照亮,狄公、陶甘行前,三位夫人及侍女們居中,最後是六名雜役道人挑著行囊箱籠。——兩車伕則住在道觀樓下的寮房裡。
(寮:小屋。)
穿出前殿,上了東樓,曲曲彎彎走了好長一段樓梯。胖道士折入一條陰冷的長廊。長廊裡掛著幾盞燈綵,右邊是一溜粉牆,左邊一排高高的窗戶。透過窗戶隱約可聽見外面狂風的嗚嗚聲,雨似乎又下大了。
胖道士說;“老爺,這裡有一樓梯可直降到樓下的大廳。大廳裡戲班正在演戲,老爺側耳尚可隱隱聽得絲竹之聲。只是那樓梯又陡又暗,行走時須十分小心。本觀最大特點是樓梯多,門戶錯雜。老爺莫要摸錯門路才是。”
胖道士說罷又擎燈向前。忽然,一陣狂風將左邊一扇木窗槅吹開了,冰冷的雨點打了進來。狄公趕快探出身子,用力抓住那扇窗槅,想將它關合。這時,狄公驚訝地發現東樓對面的一間燈光昏暗的小房間裡一個頭戴銀盔的兵士正摟抱著一個赤身的女子。那女子的右臂捂著臉,左臂卻只剩下一段參差不齊的殘肢。那兵士一鬆手,她便朝牆摔倒了。
狄公正待細看,那扇窗槅被狂風吹來,“砰”的一聲打在臉上,痛得他眼冒金星。胖道士和陶甘見狀急忙上前將窗鉤上。狄公揉了探眼睛,忍痛又將窗槅推開。定睛張望時,瀟瀟夜雨中對面五六尺外只是一堵嚴實的灰色牆壁。他再探身出窗外向上看,原來那是道觀裡的一座塔樓。——東南塔樓與東樓僅隔五尺遠。
狄公口中未說,心中大疑。他小聲問那胖道士:“對面塔樓下的房間是派什麼用的?”
“老爺,那只是一個倉庫,胡亂堆放些雜物。”
“適間我見那裡的窗戶開著,但很快又被人關合了。”
“窗戶?”胖道士驚異地說,“老爺莫非看花了眼睛,那倉庫從來沒有窗戶,靠這邊一頭只是一堵嚴實的牆。”
…
第三章
狄夫人命侍女將箱籠行囊抬進房間,自己便與二夫人、三夫人忙不迭更衣梳妝。那房間果然十分寬敞舒適,一應屏帷茵褥齊齊整整。傢俱雖是舊的,但形制古樸,堅固實用,房中已燃起了一個火盆,侍女們正忙著烘烤被雨打溼的衣服。
狄公只感到微微頭暈,眼睛隱隱作酸。他換過一件深青布袍和一頂乾淨便帽便匆匆出了房間,三位夫人見他臉色蒼白,很是擔憂,再三叮嚀他早點回房來休歇。
陶甘和一個青衣道童正在樓梯口等著狄公。他也已換過一件褪了色的藍布長袍,頭上戴一頂黑絨小方帽。
道童恭敬作揖道:“真智真人正在樓下恭候,請老爺、相公過去一會。真智真人乃本觀住持,欣聞老爺大駕降臨,抱疾出來仰拜。”
狄公點頭答應,一面牽過陶甘衣袖將適才關合窗槅時所見景狀細說了一遍。陶甘好奇,又去將那扇窗槅開啟,小雨飄灑了進來。對面果然是嚴嚴實實一堵青灰色磚牆,除了塔樓頂上有兩個窗窟窿外並無一扇窗戶。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