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是,除了那些該講地經義之外,希望各位卿家也能夠給他講一講天下大勢。經義道德雖然重要,但是。倘若不懂得天下大勢。不能看清時局,將來也是突!”
一句話說得眾人悚然動容,這番話雖然簡單。但意思卻非常明白沒有意外的話,太子之位大約屬於定王趙桓!而高俅卻暗中打量了一下趙桓,見其眼睛一亮,然後又很快擺出了平淡的神色,不禁暗自點頭。在皇家,八歲的孩子就已經懂事了,若連趙佶的這種意思都聽不懂,那麼,趙桓這兩年一直跟著趙佶學習政務的結果無疑是糟糕透頂的。
見四個宰臣躬身應是,趙佶滿意地一笑。又低頭對趙桓道:“仁義道德可用來治天下,但是,要平天下卻是不夠的。如今我朝北面有遼國,西北有夏國,而又有金國和遼國征戰不休,這些都是必須重視地事。你雖然只有八歲,但也需得認識時局,以後除了讀那些書之外,再把朕上次給你的那些策論每日看一篇。若是不懂的,便向這幾位相公請教,明白麼?”
“兒臣遵命!”趙桓連忙出聲答應,又抬頭向面前的四個宰臣看去。這兩年來,趙佶常常在召見大臣的時候捎帶上他,因此他小小年紀就學到了不少事,心性愈發沉穩←的目光一一掃過眾人,最後點點頭說:“孤王年幼,今後還請各位相公多多提點!”
蔡京高俅連忙率先躬身答應,阮大猷何執中也慌忙行禮,事情也就這麼定了。
這一番措置完畢,趙佶便拍了拍趙桓的肩膀,示意內侍把人帶下去。等到大殿的門重新緊閉,他才起身緩緩走下御階。
“吳榮穆王臨去時,曾經勸諫朕早立太子,朕那時並未答應他。如今想來,皇兄確實是好意,只是那時朕心有顧慮而已。”
這一番話已經是在對大臣交心了,因此在場四人無不提起了精神。
如今趙桓畢竟還是定王,未曾定太子名分,也就是說,其他諸王可能還有機會,不過,大宋的太子之位很少發生什麼大紛爭,暗流興許會有,但要說明面上的爭奪,卻不必大臣們去操心了。
“朕如今雖然春秋鼎盛,但畢竟天有不測風雲,所以必須得擇定嗣君。桓兒聰穎雖然不夠,但勝在性格沉穩,如今皇后剛去,朕若是驟然立太子,恐怕引起天下議論,所以此事還得拖延一段時日。”說到這裡,趙佶頓了一頓,然後一字一句地道,“不過,朕不準備立刻冊立皇后。”
一句話說得四人面面相覷,蔡京和高俅對視一眼,同時避開了目光。這是應有之義,如今後宮諸位得寵嬪妃,幾乎個個都有子嗣,不管冊立了誰,都會影響到儲位,而新選一人入宮為後趙佶又不願意。如此一來,恐怕要等到冊立了太子之後,趙佶才會再次冊立皇后。
把這件要緊地事議定了,趙佶地臉上便輕鬆了些,隨即問起阮大猷何執中和耶律餘睹談判的結果。當得知耶律餘睹堅持要親自面見天子之後,他不由緊緊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了一絲怒容。
“此人好沒有道理!朕已經親自接見他一次,難道事事都要朕這個天子親自去和他磨嘴皮子?元長,伯章,你們自己商量一下,找一個人代朕去見見他,就說有什麼事要談朕的宰相可以做主,倘若他還要擺架子,不妨直接回上京算了!”
對於具體由誰去地問題,蔡京和高俅卻久久爭論不下。兩人當然不會爭著要去,而是誰都不願意去——耶律餘睹也許在上京算得上是重臣,但是畢竟還是武夫的成分居多,再加上他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種種性格,讓兩人很不願意和他打交道。再者,萬一真的讓這位遼國使臣一事無成地回國去,這無疑不是大宋想要看到的結果。
最後,高俅還是隻得跑這一趟,原因很簡單,蔡京搬出了他曾經想要出使遼國這個事實,這讓他不得不攬下了這樁麻煩。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他又特意從樞密院調來了廖進和李綱,前者熟知北地情況,可以作為參謀,而後者則是初出茅廬,可以從中有所體會。
準備完畢之後,他便前去客省見耶律餘睹。一應官員都早已得了吩咐,因此徑直把三人引到了耶律餘睹的居處。此次遼國使團總共出動了一百餘人,這其中,除了正副使和幾個有職責的官員之外,其他的全都是衛兵,足足有八十人,足可見對於安全的重視。
當得知高俅來見時,耶律餘睹本能地皺了皺眉。如今大遼局勢危若累卵,他之所以硬是想要拖到宋主面前才擺出條件,就是想為了留一些臉面,誰知在趙佶那一次召見之後,竟然再也沒有見他地意思,這不由得讓他惱火萬分,在阮大猷和何執中面前也時不時裝聾作啞。然而,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