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藩主發誓要除掉董夫人和鄭經,如果金、廈諸官拒不遵命就全部處斬。
至此,謊言將金、廈諸將推到了鄭經一邊。“世子,子也,不可以拒父;請將,臣也,不可以拒君。惟泰是兄,兄可以拒弟。凡取糧餉諸物,自當應付,若欲加兵,勢必御之。”眾將的這一決定,擺明了聯合抗命,並要以武力抗拒鄭成功的興師問罪。鄭泰反覆思考,同意後給鄭成功送去諸將公啟,啟本中有“報恩有日,候闕無期”的話,明確地表達了金、廈諸將的意思。
一向威福擅專、殺伐決斷的鄭成功,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變成如此結果。閱信後,他心中憤悶已極,病勢更加沉重。但鄭成功仍支撐病體,每天登將臺手持望遠鏡眺望澎湖方向有沒有船來。直到七日後,他方才完全絕望,氣噎而死,享年三十八歲。
一代民族英雄,竟被逆子氣死,英年早逝,著實令人嘆惜無語。(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九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
新晉魏王的馬寶位列異姓一字王,可謂是登上了一個人生的巔峰。叩頭接旨,三呼萬歲,可他心裡卻跟明鏡似的,知道這絕不會是永曆頒下的聖旨。但這已經無關緊要,爵位顯貴,功勳卓著,他在不斷獲得榮譽和名位的同時,也就被朱永興拉上了跳不下來的“賊船”,除非他捨得全部拋棄。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其中可不只有馬寶一人。朱永興對於功賞是極重視的,犒賞的財物尚在其次,又有一批將領加官晉爵,更隨著戰局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