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箭的威力,不使其在日後受人詬病。”

火箭的射程遠,發射簡便,射速又快,自然是前膛火炮難以比擬的優點。但其準確性卻不敢恭維,面對寬廣且密集的敵陣自然不用過多考慮,對付小股的敵人便不是很適用。朱永興堅持生產裝備火箭,是因為曾在書上看到鴉片戰爭時火前挫敗蒙古騎兵的戰例,這自然是沒有錯的。而陳道博的憂慮也不無道理,那便是火箭的耗費,要多發射才能保證多命中。

其實陳道博和張南的擔憂是大可不必,或許別人會因為消耗太大而放棄裝備火箭,但朱永興卻知道這種武器在新式火炮出現之前會大出風頭,會持續數百年,並被稱為“沒有炮身的火炮靈魂”。

而且,對於財政的問題,朱永興比別人更加樂觀。雖然現在有些吃緊,也東挪東借欠了很多債,可只要國戰勝利了,對外掠奪將會彌補這些,並且會大大贏餘。想想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財富,想想占城、安南、緬甸、真臘這些更容易侵略的物件,朱永興是不發愁的。

對內,溫良謙恭讓是不能捨棄的,是國人精神文明建設所不可或缺的;對外,擴張強橫則是必須的。朱永興早已經開始了這樣的戰略,在這場國戰中,海外佔領地的物資可謂是至關重要。(未完待續。。)

第五十六章 拒詔

感謝jack7106,chaorenk,青松遠情,kqf,hlhht,zekegu,蒼月冥雪,gengxin,飛虎有晴天,白雲過隙01,我想遠飛2012,jforce,清茶待客,無名無天,120708113011419,我是第二條蟲,色劍,鐵人,dulangliumo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征戰廝殺不是遊戲,要收放自如是非常困難,也是非常危險的。哪怕因為永曆君臣還在緬人手中,明軍也不能表現出軟弱和顧慮。這就象英宗被瓦刺俘虜,明廷重立新君後,在對瓦刺的反擊中堅決果敢,不讓瓦刺覺得有所依恃是一個道理。

朱永興讓鄭昭仁傳達的意思很明確,他將承擔起與緬甸作戰的所有後果,如果緬人喪心病狂地害了永曆等人,賀九義也不會被當作替罪羊。

在國戰正在進行的時候,如果緬甸保持起碼的中立,明軍不會有興趣發動對緬甸的攻擊。但現在緬甸既然表現出了對明軍的敵意,朱永興登基之後也要展露新皇的威權,那明軍也就有打擊緬甸的必要。當然,若是這場戰爭能夠接回永曆,並且繳獲大量的物資,那便更是妙不可言。不過,現在的軍事行動也只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追求一勞永逸。

而中緬的關係到瞭如此地步,緬王莽達的精神錯亂是其中關鍵。在歷史上,這個傢伙在李定國、白文選等人屢次進緬接駕時,寧可被打得屁滾尿流,甚至被兵逼阿瓦城下,也不把永曆交出;而等到滿清同樣要他交出永曆時,這個傢伙又以所謂的“不義”來拒絕。

不知這傢伙的腦袋在想什麼?這是朱永興對莽達的評價。活該被政變推翻,活該被沉河溺死。現在似乎又要讓歷史重演,在屢次大敗之後,莽白由緬南帶兵增援,而因為戰爭的損失和莽達的頑固,緬甸廷臣深為不滿,轉而支援莽白,以結束這場無益的戰爭。

不僅無益,且毫無必要,還自不量力。明朝已經重新崛起,不再是被清軍逼迫於一隅、敗亡有期的時候,真的激怒了明朝,以舉國之力攻伐緬甸,後果不堪設想。

歷史雖然已經偏離了軌道,但在某個區域性卻依然重演著朱永興所熟悉的戲碼。莽白髮動了宮廷政變,然後將神經錯亂的哥哥綁在椅子上沉江,又殺掉了自己的嫂子和侄兒,坐上了緬王的寶位。

“明人最講究忠君愛國,雖然已立新君,這永曆的旨意或許也有些作用吧?”莽白奪位稱王,便打算體面地結束與明朝的戰爭,而永曆似乎便是這體面的關鍵。

說實話,這個莽白殺兄殺嫂殺侄兒,或許過於酷烈,但頭腦比莽達還是清醒和理智。莽達只是調兵、調兵,再調兵,非要與明軍見個高低。而莽白則考慮到兵力調動之後,對孟族、撣族等的壓力減輕,國內有可能出現不穩的跡象,這對於他這個新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臣子提醒道:“若是讓永曆皇帝知道了前線的戰況,他就未必肯聽話了。”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永曆皇帝肯下詔的話,也不能讓他的人帶去給明軍。”另外一個臣子說道,現在被軟禁的永曆君臣怨氣滿腹,如果讓他們見到了剛剛取得大勝的明軍,還不知道會說出什麼話來;如果讓明軍知道了他們朝廷在緬甸受到的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