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終於,門敲響了,吳三桂竟然悚然顫抖,好半晌心悸才稍有緩解,坐正身體,命人進來。

方光琛和劉玄初尚不知道從京城傳來的緊急訊息,只見吳三桂臉色不好,還以為是因為明軍的異常調動而憂心。

“皇上駕崩——”第一個訊息便讓兩人愣怔當場,但第二個訊息更如雷霆轟頂,一下子便使兩人暫時失去了思考能力。

“明年改元康熙——”

康熙,康熙,簡單的兩個字,如夢魘般縈繞於腦中,糾纏環結,再也無法令人冷靜。吃驚,駭異,恐慌前面還要再加上極度兩個字,才更貼切此時的心情。

屋中寂中無靜,好半晌,方光琛和劉玄初的眼珠才在吳三桂的嘆息中開始轉動,直勾勾的眼神慢慢有了焦點。他們這才清楚,吳三桂的臉色為何那麼差。

“這,這——”方光琛頹然坐下,全然失去了平日的沉穩鎮靜,撫著額頭,不知說什麼才好。

劉玄初對朱永興已經非常欽佩,倒比方光琛更快地反應過來。猶豫了一下,他看了吳三桂一眼,猜測著現在吳三桂的心情,不知道他是否有了棄暗投明的覺悟。

目前吳三桂的處境已經很不好,清廷雖然下旨慰勉,確定書信是敵人偽造,行的是離間之計。但從兵力的調動和官員的調整看,清廷對吳三桂已生疑心,開始提防他。

貴州征剿水西的滿洲兵將撤圍退往鎮遠,此是貴州進入湖南的要道,名為確保糧餉通道的安全,其實有斷吳三桂退路,逼著吳三桂與滇省明軍或水西叛軍廝拼之意。

朝廷所拔糧餉也數目精確,掐時供給,使得吳三桂所率之軍無儲備之糧,難以展開大的軍事行動。(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棄滇,假投誠

沉悶的氣氛籠罩,壓得人喘不過氣來,起碼是吳三桂感到憋悶得難受。死於滇,何時死,人要是知道自己的死期,實在是一件備受煎熬的事情。

“王爺——”劉玄初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明軍調動頻繁,似要採取大的行動。岷世子既有天問之能,想必要趁機興兵。目下我軍糧餉不豐,又逢此等大事,實在是難以抵擋,應另圖他計。”

“又有何計可施?”吳三桂苦惱地說道:“不戰而退,朝廷豈能相容?”

“朝廷不容便不容,王爺有數萬精兵,何向而不重?”劉玄初終於把話挑明,期盼地望著吳三桂。

吳三桂沉吟不語,倒沒表現出太大的意外,本來就兩條路,非此即彼,但他卻下不了這個決心。

“朝廷已對王爺生疑,扼守要道,控制糧餉,皆是針對王爺之舉。”劉玄初繼續勸諫道:“待沿海遷界事了,大軍雲集,恐便要對王爺下手了。”

吳三桂臉色變幻,好半晌卻終是嘆了口氣,“應熊尚在京師,吾,唉,還是再等等看吧!”

劉玄初心中失望,還待再勸,方光琛卻又插話上來。

“既是擔心世子安危,王爺卻還是有他法可施。”方光琛思索著說道:“當務之急是先離滇省,退入貴州。皇上駕崩,王爺當盡人臣之禮,豈不是一個理由?”

人臣之禮?入京哭拜?吳三桂有些迷惑地望著方光琛,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順治的突然去世,新君幼童即位,對吳三桂意味著什麼?對他的前程將產生何種影響?是有利,還是有害?吳三桂與新君完全是一種陌生的關係,與他降清和此後迄至順治去世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彼此都已經沒有聯絡。索尼等四大臣輔政,是要對他下手,還是給他更多的尊敬和優寵。吳三桂對此不是沒考慮過,但卻難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主少國疑,這句話最適合現在的情況。對此。吳三桂還要觀察,還要等待。進京哭拜順治,他可是擔心送上門去,朝廷會就此把他留在北京。到那個時候,生殺予奪,自己便只能俯首聽命,再無反抗之力。

方光琛看出了吳三桂的疑慮和不解,淡淡一笑,說道:“進京哭祭皇上,名正言順。但行至貴陽。因軍情緊急。王爺只好暫且留下。這樣,朝廷也無怪罪理由。”

“那這昆明呢,一戰未打,便倉惶而退。朝廷如何不怪罪?”吳三桂雖然恨不得馬上便離開滇省,並且終生不入,以使讖語落空,但還是想盡量把事情處理好。

“派一將,帶兩三千人守衛昆明即可。”方光琛的思路已經清晰,說話也更加流暢,“明軍正在調動,王爺對朝廷只說明軍欲攻曲靖,斷我軍退路。王爺洞悉敵謀,命軍隊前往增援。昆明若失,王爺也不過是中了詭計,被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