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有什麼吃虧的地方。從西漢開始中國就有藩屬國,但中國曆代王朝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很少干預其內政,卻無償為其提供保護。
這與近代西方國家間那種表面上平等,而實質上卻是弱肉強食的國際關係有著本質的區別;和西方殖民國家的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那種控制與被控制、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掠奪與被掠奪的關係更是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天壤之別。
而中國的藩屬國基本上只是天朝上國的面子,營造所謂“萬國來朝”的盛世之象,中國獲得的實質上的利益非常少,甚至是倒貼。比如朝貢,為了顯示自己作為“天朝上國”的富有與大度,中國曆朝總是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對朝貢者給予大量的賞賜,其價值遠遠超過朝貢者所進貢的物品。所以,各藩屬國總是樂於來華朝貢。
不要面子要尊嚴,不講虛禮講實際。朱永興認為對藩屬國的策略應該更靈活,而不只是滿足自負心理的一種形式,也不是隻承擔責任、卻毫無所求的單方面的慷慨。
其實,從朱永興決定東取安南的時候起,他便已經打破了舊有的慣例,儘管是打著討伐不義的旗號,但掠取藩屬國的土地與資源,以供抗清大業的思路,已經與西方列強的思維、行動方式在靠近。
。
第八章 依城挫敵
逃跑,既是考驗體力,也考驗著心理承受力。特別是一次次的反覆驚嚇,簡直就是一種難熬的折磨。在明軍騎兵的不斷追殺下,大部分的安南兵都沒有堅持到最後,在筋疲力盡後跪地投降、聽天由命。而郡公鄭樺也結束了逃亡之旅,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