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出港的這十餘艘清軍艦船在港外十餘里與突擊艦隊撞了個迎頭,見迎面已經懸持明軍旗幟的艦隊氣勢洶洶地壓了過來,清軍將領方知處境危險。這個傢伙作為饒平總兵吳六奇的副手。倒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面對噸位遠超己方的大艦,一邊列隊迎戰,爭取時間;一邊派人回港報信,請求援軍。
“轟,轟”明軍艦隊率先開炮,隆隆的炮聲拉開了大海戰的序幕。
廣東水師合計各營戰船約有四百餘艘,均為舊式木質帆船。其中最大的戰艦是水師督船。排水量也不超過四百噸,只配備十門前膛火炮。其餘多數戰船的排水量則在百噸以下,只裝備兩門火炮。
客觀地講,中西雙方海上戰艦的規模、武器和各種技術方面,在明未都有了很大的差距。即便是亞洲最強大的鄭家艦隊,仍然沒跟上軍艦火炮戰術的潮流。這從歷史記載的收復臺灣時的海戰狀況便可以看出。
“荷蘭以最大的赫克託號帶領三艘戰艦憑藉火炮等裝備的優勢,首先向鄭軍艦船開炮。鄭軍派出了各裝兩門火炮的六十艘艦船迎戰。戰況非常激烈,發射炮彈的硝煙瀰漫,以致在稍遠的地方無法辨認雙方船隻。中國的戰艦在製造和裝備的火炮上雖遜於敵艦。但他們英勇奮戰,利用自己在數量上的優勢四面圍攻荷艦,並最終擊敗了荷方艦隊”
除了數量優勢外。鄭成功高超的指揮藝術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發明一種先進的戰艦隊形,這種隊形與當時英、法、荷海軍正在試行的“鑽石”形隊形相似。指揮船位於中間,以便指揮戰鬥。而在此以前,指揮船在作戰時都處於後方。
當然,任何作戰方式都是和己方的軍備實力相適應的,由於鄭軍在艦船、火炮的技術上相對落後。其海戰方式也採取了冷熱兵器混用,炮擊、衝撞、登船白刃、火攻等,而沒有象西方那樣多使用遠端炮擊線性戰術。
而同時期清軍中最強的廣東水師和福建水師,在整體實力上遜於鄭軍,但在艦船大小和火炮配備上卻與鄭軍相仿。而實力上差距最大的。艦船規模倒在其次,否則也不可能發動金、廈戰役。主動採取攻勢。善於海戰的將領,作戰經驗豐富的水兵,航行技術高超的舵手、水手等等,才是清軍水師難以與鄭軍所比擬的劣勢。
南海艦隊抽調了精銳艦船組成突擊支隊,排水量在三百噸以上的有三艘,兩百噸以上的有六艘,其餘的也都在一百噸以上,最少的火炮配備也有十二門。面對攔截的清軍船隊,在個頭兒和火力上都佔有壓倒優勢的突擊支隊猛撲上去,先是用艦首火炮射擊,然後在清軍艦船中間穿插而過,用側舷火力在更近的距離猛轟敵軍。
清軍艦船的高度不抵明軍艦船的二分之一,不敢與明軍艦船撞擊,楊彥迪便是利用船大這個優勢,強行突破。不僅縮短了清軍水師出港增援的時間,而且利用火炮齊射的威力在一個照面中便擊沉擊傷了七八艘敵艦。
順風行駛的清軍艦船被突擊支隊甩在了後面,趕緊在旗艦旗號的指揮下掉頭轉帆,準備繼續糾纏,為己方援軍爭取時間。
斜刺裡幾艘戰艦駛了過來,搶佔了上風,正是機動支隊。側舷的視窗已經開啟,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倖存的敵艦。
風向對海戰戰術的影響很大。處於上風向的戰艦,船身向下風傾斜,這一側的舷炮水平射角較低,有利於攻擊敵艦的船身;處於下風向的戰艦,船身向後傾斜,舷炮水平射角較高,有利於攻擊敵艦的桅杆和風帆。
選擇上風屬於攻擊性強的表現,其目的是擊沉敵艦;選擇下風向則是防守性的姿態,目的是破壞敵艦的動力系統,使其失去機動能力,以便於戰況不利時自己脫身。
在當時,各國海軍多數都不會搶佔上風口,除了英國海軍。而英國海軍作戰堅持搶佔上風口,自然也是有他們的道理的。因為,在上風口排成一條線後,艦長們想不接敵都不行。你想脫離一條線來彰顯自己的特殊性?你就會一直漂呀漂,漂去挨敵艦的如雨炮彈。既然知道自己跑不掉,不若放手奮死一搏,以求在戰鬥中先手打垮敵人。
而反觀法國佬,海戰中便喜歡搶下風口,開炮特喜歡打桅杆和橫杆而不是船體。怕打不過,先廢了對方的交通工具,讓自己好溜呢。一開戰就存了畏死怯戰之心,焉能不敗?也難怪法國人曾經在海軍實力上接近過英國,但在爭奪海上霸權的長期戰爭中卻始終落了下風。
進一步說,既然知道每次戰鬥都要毫無僥倖的被置之於死地的,英國海軍艦長們平時就會嚴格要求下級軍官和水手認真訓練戰鬥技巧,以求在戰鬥中先手打垮敵人。長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