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英明。”鄧耀拱手致謝,恭維道:“聽聞殿下在滇省又獲大勝,清軍坐困數座孤城,我大明光復滇省指ri可待。”
“談何容易。”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微笑道:“清軍失地雖多,但實力並未大損,滇省戰事怕是要持續很長時間。”
說話間,朱永興一直在打量鄧耀,觀察著他的舉止動作,揣摸著他的xing格脾氣。鄧耀也覺察到了,便微低著頭,並不敢與朱永興對視,汗珠慢慢沁了出來。
“楊二因何未至啊?”朱永興的語氣不悅,沉聲問道。
“稟殿下。”宗守義拱手說道:“楊將軍受印接旨,本是歡欣振奮,yu馬上來拜見殿下。然其副將黃進言說,清軍正yu攻金、廈,恐延平殿下見召助戰,是以先通聲息,再作定奪。”
朱永興嘿然冷笑,說道:“黃進,頭生反骨,必克上;楊二,受封而不奉令,還是脫不了——嘿嘿。”
陳上川臉上變se,急忙拱手道:“殿下息怒,楊彥迪確有負殿下期盼,然念其堅決抗清,還望殿下能稍加寬恕。”
“堅決抗清,卻各行其事,不遵號令,豈有作為?”朱永興霍然起身,大聲說道:“滿清已踞大半中國,各人卻仍私心為重,主次不分,乃是自取滅亡之道。以為吾加封頒印,便是有求於他,真是可笑之至。”
鄧耀和陳上川等人也趕緊起身,面露惴惴,不勝惶恐。
借事生怒,朱永興不過是起震懾之意,敲打敲打這些新來投效的將領。
“沒有他楊二,我大明便中興無望了?哼哼。”朱永興覺得差不多了,便又坐了下來,冷哼著調整呼吸。
第六十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
“殿下。”宗守義偷偷轉了轉眼珠,大概猜透了朱永興的意思,試探著說道:“有靖海伯和凌海將軍在,又何愁大事不成?”
朱永興的目光掃向鄧耀和陳上川,停留了片刻,抬手向下按了按,示意他們坐下。
“殿下諭令如山,末將定謹遵無誤,不敢稍有懈怠。”鄧耀趕忙躬身表態。
“末將亦謹遵號令,服從殿下調派。”陳上川為楊彥迪感到擔心,但朱永興顯然已經不願再聽他的解釋轉圜,也只得暫且放下,日後再找機會。
朱永興也沒有一下子便徹底收服二人的奢望,現在只要能聽從號令,為我所用,便已經夠了。鄧耀已經把部下的眷屬盡皆遷來,便不用太過擔心;陳上川嗎,知書識禮,自己是朝廷留守,他自然會選擇服從聽令。至於收心,那是以後的事情,可不是虎軀一震、王八氣一冒,便能讓人俯首貼耳、忠誠不二的。
接下來的談話氣氛顯得緩和了很多,當朱永興聽到二人會合一處,便有上百艘戰船,可以一次投放五千人時,笑得暢快;而當朱永興把自己侵佔真臘的湄公河三角洲,移民開墾,作為基地的時候,鄧耀和陳上川都瞪大了眼睛,露出驚詫的神情。
“此地現雖荒僻,但若開發得當,可為我大明抗清之糧食基地。”朱永興拍了拍地圖,說道:“一年稻穀三至四熟,有十萬人種田耕作,便可足我西南明軍之用。”
“末將去過普利安哥(西貢舊稱)。只是個小漁村,周圍多是沼澤。”陳上川經常護送鄭氏商船,對南海各地比較熟悉,他盯著地圖。疑惑地問道:“此為真臘之地,若移民墾荒,恐要與真臘刀兵機見。”
“真臘乃暹羅屬國,吾已向暹羅國王通告此事,並得允准移民居住。”朱永興淡淡地笑道:“若真臘不肯遵從,那就戰場上決勝負吧!嘿嘿,真臘地雖廣,卻已衰弱,南阮以三千兵便可左右其王位爭奪。吾以五千大兵屯駐,其能奈我何?”
“真臘如此衰弱,殿下何不滅其國?”鄧耀笑著湊趣道。
“滅其國易,收其民心難。”朱永興耐心地解釋道:“我軍治下,穩定是大局,方能全力抗清,豈可本末倒置?以安南為例,吾已琢磨出一套辦法,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
朱永興確實形成了一套殖民思想。若在後世看來,並不怎麼稀奇,不過是把西方國家的殖民手段進行了挑選和組合。但在鄧耀和陳上川聽來,卻是耳目一新,謀深慮遠。
“大力灌輸宗主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以便同化當地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統治民族對統治民族產生密切的認同感,這種方針能使當地的上等富有階層或受教育階層感到自己的命運與宗主國休慼相關,並擯棄土著生活方式。但也易使當地民眾出現分化,不利於穩定。”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