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利的舉動。別管那淤田以前是什麼樣子,既是有主的,萬沒有因此而搶奪,或是叫原主出錢贖回的道理。
其實這也是思維的不同,時代的差距。查如龍和陳潢等人還是有著傳統官府的觀念,也或者是急於治河,反正與朱永興的想法是不盡相同的。就象朱永興討厭用官府的名義無償徵用物資或人力,是一樣的道理。
看來,改革在表面上顯得很順遂,法律制定了,政策實施了,但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卻難免出現差錯。官員的思維,官員對政策的理解程度,都是改革是否落實,是否真起到了制定時所預期的效果的重要因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是朱永興最擔心的事情。位居九重,民情難通,這密摺制度也正是補救的措施。十天一折,哪怕沒有大事,也要把當地的情形上達天聽。
諸如天氣是晴是雨,米價是賤是貴,以至賦稅、官吏們的政績,官場裡的角逐,派系的爭鬥,文人學士的詩詞章賦,百姓中的趣聞軼事等等,五花八門,什麼內容都可以有。正是透過這些看似繁瑣、無用的小事,朱永興便能較真實地瞭解大江南北的吏治民情,掌握政局動向。
第一百三十二章 攻伐安南
自遷都北京後,政治、軍事、經濟的重心向北,或者說是向中原轉移是確定無疑的事情。但整個形勢的變化卻是從南方率先開始,突破點便在於安南鄭氏。
作為中南半島上唯一可能給明軍制造點麻煩的安南鄭氏,如果被擊滅的話,明軍便會騰出手腳,真是不敢想象十幾萬大軍再度撲向遼東的情形。何況,這場戰爭還會緩解明廷緊張的財政,還會得到大片的土地,還會獲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使大明的綜合國力再度增長。
轟,轟,轟爆炸聲此起彼伏,戰艦在海上排成一列,輪流駛入海口,用側弦火炮向著日麗海壘傾瀉出帶著死亡嘯聲的炮彈。
即便見慣了陣仗,吳三桂依然被這海上水師的威猛而震駭。難怪皇上視安南鄭氏如囊中之物,難怪滿清從南敗到北,這來自海上的攻擊不僅猛烈,而且突然,確實難以防範。
在艦炮火力的猛烈轟擊下,日麗城壘的炮臺被一一摧毀,磚石亂飛,煙塵蔽日。得到有效火力掩護的明軍開始登陸,以小旗為單位向上攻擊,很快便搶佔了淺海中的堡壘,又沿著城壘向內部攻擊前進。
日麗城壘曾是南阮築起的陸上長城,橫亙在山海間的幾里平地中。此種地點在越南十分稀少,從大海至叢山,依靠此城壘,南阮以抵擋了北鄭達數十年之久。
也正是這樣的地形地勢,只要明軍佔領日麗城壘。便將安南分成了兩段,一段是原來鄭氏盤踞的安南,一段則是被鄭氏佔領的南阮廣南之地。從這一點來看,安南鄭氏擊敗廣南阮氏,並盡收其地,實際上卻露出了更大的破綻。兵力分散了。地域狹長了,正被明軍抓住弱點,分隔之後一一擊滅。
最多能動員十萬之眾,常備軍卻只有四萬多,這便是此時安南鄭氏的軍事實力。顯然,在明朝的戰略重心北移的形勢下,明軍的攻擊是出乎意料的,毫無道理的,安南鄭氏也失去了動員的時機。
在日麗海門的戰鬥並不是整個滅國作戰的全部。鄭王劉體純率伐朔軍登陸下龍,直撲海防,然後溯河而上,攻取升龍府(現河內);孟津侯魏勇率安南駐軍,並安南都統使司府的聯軍,由安沛沿紅河而下,目標也是升龍府。
可以說,就是日麗城壘不能順利拿下。安南鄭氏也絕抵擋不住這十多萬的虎狼明軍。
與遼東的持重穩妥不同,朱永興的旨意上說得明白:以最短的時間。以最猛烈的攻勢,擊滅安南鄭氏並占城國。
顯然,朱永興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給安南鄭氏任何的生機,徹底從地圖上抹去這個小國,使其變成大明的疆域。當然。這可能還要走個形式,扶後黎為傀儡過渡一段時間,但性質是不會變的。
視野中,越來越多的明軍登上陸地,喊殺聲隨著旗幟的推進而漸行漸遠。吳三桂輕輕點了點頭。勝利已經沒有疑問,整個安南被分成了兩部分,只剩下被個個殲滅的命運了。
“殿下,鄭氏不會狗急跳牆,攻擊占城國吧?”水師總兵陳蟒伸手扶了一把,隨口問道。
“呵呵,那倒是省了朝廷找藉口。”吳三桂擺了擺手,自己扶住桅杆站穩,笑道:“占城國比安南更弱,可為何之前沒滅他?皇上深謀遠慮呀,當時國內未定,攻打占城國,且師出無名的話,豈不引起其他藩屬國驚懼?現在國內已經基本穩定,滿清縮於一隅,不過苟延殘喘。”
“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