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部分

功,需億萬錢財。便嚇得退縮,以財政不敷為藉口拖延,那什麼時候能夠成功?

而在此次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其實並不是什麼狀元、榜眼、探花,而是以水利專業晉階官身的陳潢。而彰顯朱永興的治河決心和信心的則是從工部出來的水利部,尚書為總理處的查如龍。以親信舊人擔任水利部尚書,也就是在歷史上向來被視為油水豐厚的河督一職,不僅是朱永興的信任,更顯出了他對水利河務的重視。

陳潢則以主事職街成為查如龍的第一幕僚,比狀元等三甲還更快地領到了實缺,算是平步青雲了。

“朝廷的錢糧確實緊張,朕從海關挪出二十萬兩銀子,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朱永興身為皇帝,訴苦起來也不講究身份了,“你們呢,先在緊要處使用,朕會再想辦法挪措。”

查如龍用力點了點頭,說道:“請萬歲放心,臣定勤勉任事,不負萬歲厚恩。”

“治河這個事,不是勤勉就能辦好的。”朱永興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個水利部啊,功成了是利在千秋,能青史留名,可也是個不討好的差事。現在還看不出來,以後財政寬鬆了,每年治河的銀子便象流水似的不斷,豈會少了攻訐?朕為什麼選你任這個尚書,一是信任,二是知道你有膽略,不畏讒憂疾。朕要的是能實心任事,任期長遠的能吏啊!”

“萬歲聖諭,微臣銘記於心。”查如龍很是感動,這算是交心之語了,這份信重還能有什麼可說的。

“還有你,陳潢。”朱永興伸手指了指,說道:“莫要恃才傲物,理論是理論,是否可行,在何處何時可行,你要謹慎小心。既是分段治理,那便邊治河邊學習,邊學習邊長進。”

“萬歲聖言訓誡,微臣牢記於心。”

“源流並治,朕知道這是正法,但西北流域情勢複雜,也只能盡力而為。”朱永興繼續說道:“朕會下旨給地方官,多植樹造林,減少河中泥沙,這非是一日之功啊。你們呢,還是先在黃河淮河下游緊要處著手,儘量減少水患,安民救民吧!”

“另外——”朱永興沉吟了一下,提筆刷刷寫了道旨意,用璽之後由女官轉遞給查如龍,“與地方官要同心協力,少了他們的配合,這勞力和材料便不順遂。但治河是以你為主,如何治,地方官不能干預。若是意見相左,實在難以進行,你可出示這道密旨。嗯,水利部衙門暫設在清江,查、陳二位愛卿,你們在外,便要多多勞苦了。”

“臣定不負聖上諄諄教導之情,信任委託之恩。”查如龍和陳潢趕忙跪倒,雙手接過密旨。

“嗯,朕在京師,你們在外,要多寫書信聯絡,有什麼苦處也告訴朕,別悶在心裡。”朱永興抬了抬手,示意他們平身,“朕會盡量為你們掃除障礙,解決困難。好了,你們且退下吧!”

(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起駕北上

遷都北京是早已確定的事情,但真正起駕北上則意味著明朝的戰略重心完全轉向,即便是為了京師的安全,北地明軍的攻勢也將恢復,拓展京師的安全範圍。

而另一方面,皇帝坐鎮北京,則北京往南的大片地區便可視為安全,既穩定了北地百姓的耕種求安的心理,也引發了一些富豪購買土地的熱情。同樣,南方的人口稠密區也頗有些平頭百姓衝著優惠政策而來墾殖紮根,畢竟南方的耕地開發得較為充分,而有自己的田地和租種別人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這就是政策引導的作用,很多時候比強制更有效果。而這種手段還將用在以後的東北,人口數量的大幅增長是可以預見的,土地是不愁沒人要的。

皇帝起駕,本應是地動山搖,扈從如雲。但朱永興卻未張大駕,只在水師和幾百護衛的保護下,悄然出了南京,沿運河而上,向著北京前進。其後的車駕中不過是嬪妃和皇宮侍女,忽忽啦啦的倒是挺浩蕩。

“不必看了。”坐在船上,朱永興聽了信使的講述,連信也不拆看,便擺了擺手,乾脆地說道:“沒有什麼議和,朕只要無條件投降,除此之外,一概不理。”

滿清派出使者,請求議和。條件呢,朱永興懶得看。在現的形勢下,雖然朝廷的財政緊張,可也還是有辦法緩解。只要攻打安南鄭氏。以及順道滅占城國的行動展開,以戰爭繳獲就能積聚起在東北進行一次大戰役的錢財物資。

而且,隨著北地的恢復。南方的穩定,支撐東北戰事的物資糧草會越來越充裕,軍事行動也會更加頻繁,更加猛烈。要是這樣還議和,那朱永興的腦袋純粹是進水了。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