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山風雨情》
作者:子川
第一卷
楔子
天啟年間,大明朝國運日頹,朝綱腐敗,經濟凋落,宮內糾紛無休無止,軍力日衰,邊疆吃緊,後金崛起,封疆殘破,開國皇帝朱元璋創下的基業,自洪武31年(1398)朱元璋去世,不過200來年時間,早已搖搖欲墜
明朝的哀落自明英宗(1436年)始,其時距太祖去世不過38年,距成祖過世才12年,只是後來出了個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1470—1505年),任賢使能,這才力挽頹勢,一度中興
明孝宗在位18年,可是,經由正德皇帝、嘉靖皇帝、隆慶皇帝再到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1620年),一個個花天酒地,全不把祖上傳下來的帝王基業當一回事,以致朝政荒怠,經年累月不出見官員,不理國事,其中,萬曆皇帝尤其突出,駕崩前大約有近20年(1601年至1620年)不上朝理事。雖然各種法定的禮儀仍照常舉行,但皇帝已不再出席,以至於有的宮員已“不大記得皇帝長得什麼樣子了。”
民間對萬曆皇帝充滿怨氣,還不只怠政而已,他縱容貪汙、允許宦官(俗稱太監)攬權,以及利用秘密警察機構(東廠、西廠、錦衣衛等)打擊異議分子,營造全國恐怖氣氛等等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萬曆皇帝死去,朱常洛登極,年號泰昌。體弱、孤僻、壓抑而又好色的朱常洛無力挽回即將崩潰的局面。進住乾清宮後,每日沉於酒色,登極無幾日,就一病不起。泰昌帝做皇帝僅一個月,史稱“一月天子”。此時萬曆皇帝屍棺尚未埋葬。皇位於是傳給了朱由校,國號天啟,為熹宗。
天啟在位期間,依舊視國家為兒戲,致使客氏與魏忠賢專權,任他們製造“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賦稅和徭役嚴重,加之連年發生災荒,民不聊生,尤其是陝北地區,農民起義早已是一蓬乾柴,只缺一個火星。
天啟年間,外患主要來自遼東後金對明王朝的威脅。熹宗聽信讒言,不辨是非,即位後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瀋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佈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熹宗優柔寡斷,沒有主見,不對經、撫之爭作出合理決斷,以致後金軍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攻陷廣寧及其周圍40餘城。在閹黨策劃下,熹宗殺了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其他忠臣良將孫承宗,督遼4年,練兵屯田,修城堡,造軍器,軍威大振,收復失地700裡,後金軍不敢輕率西進,也遭閹黨排擠,被革職;袁崇煥,築寧遠(今遼寧興城)等城,屢次擊退後金(清)軍的進攻,曾堅守孤城寧遠,以2萬軍隊抗擊後金軍萬人,用火炮擊傷努爾哈赤,戰敗後金,取得寧遠大捷,亦遭猜忌,被革職。由是遼東戰局陷於重重危機
遼東後金,即後來的滿族,滿族祖先一直生活於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以狩獵為主,並有漁業、採藥業,其先民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肅慎人,他們的後人又叫挹婁、勿吉、革末革曷。7世紀至9世紀粟末革末革曷強大起來,建立了渤海國。遼滅渤海。“女真”代替“靺鞨”這一族稱。1115年女真以阿骨打為首的完顏部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滅遼和北宋,入主中原與南宋對峙。後來金被蒙古滅掉,在17世紀初,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
天啟年間,後金日益強盛,成為大明的主要外患
第一章 忠奸難辨(一)
天啟末年。秋。京城,王府街。一地落葉被秋風旋起,空氣中,攪動一股敗落之氣。
一頂轎子快步穿過蕭條的街面,停在信王府門前。
轎簾開啟。裡面探出被兩手恭奉著的黃軸卷,其後,太監劉公公鑽出轎子,昂首站定,旁邊的隨從替他扯了扯衣角,拂了拂袍袖。劉公公邁著方步、氣概不凡地走向信王府。八
個帶刀錦衣衛左右相隨,隱隱含威且帶了一股殺氣。
信王府的硃紅正門成年累月地關閉著。兩側有邊門,供人進出。此時,側門旁,有四個家僕深深地折腰,在那裡迎候來人。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