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你的,見你每天獨身行走在陰陽路上,就過來看你了。”

那個曾經給她溫暖的聲音又一次在清淚的耳邊響起來。

“淚,你愛過對嗎?你因此被拒在鬼門關之外,我在陰司更加無助孤獨。”

“我們本不屬於紅塵,愛恨是世人的劫數,何況是我?”

清淚說起自己的愛,總是深刻而且神秘,濁血每次都聽得似懂非懂。然而這個故事,卻讓她震顫了,這裡的愛讓她真正感動以至淚流。

“淚,到奈何橋了,我們繞過去走冥橋吧!我現在最怕孟家婆婆,見了不知道要說多少話。尤其是見到你,怕要拉著你講上幾日幾夜了。”

人越老話越多,鬼又何償不是如此?清淚會心地笑了。

“血,你看,上橋的人越來越少了。”

“是呀!中橋人多了,下橋就更多了。”

看著近在眼前的奈何橋,清淚和濁血又多了憑心的感悟。

黃泉路的盡頭橫著一條大河,就是忘川河(據說孟婆湯裡的水就取於忘川河),架在忘川河上通向地府管理中心的橋就是我們常說的奈何橋了。奈何橋分上中下三層,上為善人橋,中為常人橋(不善不惡的),下為惡人橋。世人生前是善是惡,過橋就能區分,奈何橋在冥府是神秘而且神聖的,它能分辨人的善惡。

橋頭一塊黃玉石板,上面寫著一句話:惡人登善橋,魂散魄亦飄;常人登善橋,下步如履刀。

這句話提醒人們,一定要憑心過橋,實事求是,人間的道貌岸然在這裡行不通的。用自己的標準評判,總覺得自己是好人,總行善事,以為擠上善人橋就萬事大吉。可如果欺心,那結果就是永墮忘川,步步履刀。甚至永不超生。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去了那邊過橋,一定要捫心自問,免得魂飛魄散。

過了奈何橋就是望鄉臺,這是鬼魂最後向陽世的親朋告別的地方。人死後登上望鄉臺,知道已經陰陽相隔,最後看一眼陽世的親朋,了卻思念。望鄉臺直通六世輪迴殿,殿裡設賞善、罰惡、明察、輪轉四司。透過這四司的最終判定鬼魂是轉世為人,還是墮入畜道,或是經十八層地獄受盡邢罰,以贖前生罪孽。

從輪迴殿走出來的是準備轉生的,途經孟婆那喝一碗湯就可以投胎去了(這算是一點更正吧,有人認為下了望鄉臺就喝孟婆湯,其實不是,鬼魂還要在陰府四司接受審查呢,先喝了湯豈不是什麼都忘記了。)。

孟婆在望鄉臺邊常年守候,可以說她是陰間最恪守崗位的鬼使了,總是呆在一個地方,不能擅離職守,對什麼事都好奇,這也是濁血怕見她的原因。

“小馬,好久不見了,去陽間公幹了?過來嚐嚐我新熬的毒婦長舌湯,是用長舌婦的舌頭和毒婦的心加了十八藥材做成的,很補的。”

“是呀,孟婆,去了三天,您老的湯越做越好了。”馬面恭敬的走了過去。

“不好,這味道還是太淡,唉!不知道是不是料的力度不夠。”

孟婆聽到誇獎開心的一下,又索住眉頭,謙虛起來。

“婆婆,我這次去人間公幹,聽人說:現在陽間有比長舌婦厲害的,俗稱狗仔。能把惡人捧起來,又能把好人壓下去,專門無事生非。這些人有文化、有素質,有潛力,還有組織,真能把活生生的人給逼死,太厲害了。”

馬面為了顯示自己的見識,說了一大堆話,聽得孟婆眼睛一亮,連聲叫好。

“真的?我說這湯老是做不好,原來差這味料啊!什麼時候給我弄幾個來?要讓我做出三界第一湯,你也多吃幾碗。”

“這事您老找無常大哥,他負責這方面。”

“馬面,崔判官等你交差呢。”一個斯斯文文的陰使走了過來

“司承,我馬上就去,剛和婆婆說她湯裡的料呢。”馬面放下碗,轉身走了。

“一來一往皆有定,無風本不起浪,即是空穴來風,能泰然處之,潔身自愛,謠言自會止於智者。”

“對、對,就是這個理,劉司承說話真有水平。這樣你見到小黑小白讓他們來我這一下,就說我有要事找他們。”孟婆一邊稱讚一邊囑咐劉司承。

“在此守候何止千萬年,孟婆是最孤單的。”

她倆飄地冥橋上,看到這一幕,又多了為孟婆的感嘆。

“別想這些了,咱們直接去十八層吧!我們要找的人在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