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這次演習,空軍準備了4架直5。這種直升飛機一次最多能夠搭乘11名士兵,也就是說,帶上武器裝備和帳篷,兩架飛機包一邊,一次性解決問題。
在接下來的4天時間裡,這四架直升機將負責監視演習區域地情況,同時負責運送退出“戰場”的“傷亡”人員。這在當時環境下,如此小規模的演習,出動如此多的直升飛機還是非常罕見的。別看包括包玉麟在內的第29行動局的教官和大多數的學員都學習過直升機地駕駛。即便是沒學過地,在他們真正訓練結束以前,也會補上著一課。可是等這些人上了直升機以後,還是感覺很有意思,畢竟在法國,他們駕駛的是超級大黃蜂或是海豚,對於中國仿照蘇聯地直5還是有些興趣的。再說除了觀看飛行員的駕駛以外,他們也沒有其它事情好做。說是為了公平也好,為了安全也好,反正四架直升機所有的窗戶上都給貼了起來。地圖和通訊器材要等直升飛機降落了以後,由直升飛機駕駛員交給大家。
出這樣的任務出多了,一幫法國人到沒什麼,而且他們連飛機都會開,更不要說都經過多次跳傘等訓練。相比之下,廣蘭軍區偵察大隊地官兵們就要遜色許多。除了個別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乘飛機,更不要說乘的是直升飛機。巨大的噪聲和顛簸讓許多人都受不了。不過一百多公里,直升飛機上地嘔吐袋就不夠用了。
反正根據回來的駕駛員和翻譯的報告。儘管噪聲很大,法國人該幹什麼幹什麼,除了有個別人躍躍欲試的想開一下飛機以外,他們在飛機上就開始研究帳篷的安裝圖紙,別且進行了明細分工,有人負責搭建帳篷,有人負責食物的尋找。還有人負責陷阱的佈置。觀摩演習的中國軍人們開始分析,這幫法國人是不是想守株待兔?要不然根本沒必要搞那麼複雜。
詢問起留在指揮部地亨利上校的時候。亨利上校兩手一擺:“他們都是專業人士,對於特種作戰,幾個軍官的水平都不是我能比的,對於他們這次的任務,我只是提出了我的要求,其它的事,我也得等他們回來以後看報告。我對當地的情況不瞭解,特種作戰的靈活性也非常大,我不認為我這樣跟他們說該如何打會比他們自己乾的更好!”
聽了亨利上校地這番話,指揮部裡的幾個廣蘭軍區的首長都不說話了。他們開始有了不好的預感。::::在臨出發前的晚上。包括王宏、劉峰和司令部的幾個參謀一起研究了整整一夜,各種可能發生的因數他們都想到了,針對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他們都安排了幾種應變措施。如何攻防結合、陣地設定、穿插線路(正常情況,地圖是好找的)和途徑,甚至包括食物和水源的獲取等都進行了詳細安排。這是在中國地土地上,中國軍人必須打贏這一仗。
有了詳細的部署,王宏和劉峰帶著人降落到預定地點以後,迅速展開了行動。按照戰前的佈置,大家先集中力量將營地搞起來。然後是防禦工事,按照初步估計,幹完這一切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然後分出5個人留守,另十個人由王宏帶隊。迂迴穿插,迅速突進,爭取於次日天明前抵達法軍營地,屆時,由8個人組織進行正面進攻,另外兩人趁亂迂迴到“敵人”背後,從兩個方向同時向帳篷潛伏接近,只要有一個人能衝進帳篷。就代表著廣蘭軍區地勝利。
在王宏他們看來。不過一天一夜的時候,法國人恐怕還沒有反應過來。演習就結束了。也讓這些高傲的法國大兵看看中國偵察兵的厲害。
其實包玉麟他們也商量了一下。按照包玉麟的分析,廣蘭軍區偵察大隊很有可能提前拿到地圖,即便沒有,在諾大的偵察大隊,早一個熟悉地形的人應該不難。這對法國士兵來說,是有點不公平,可是這也沒辦法。地理優勢是無法替代的。法國人要想打贏,最好地辦法就是搶先發難,打偵察大隊一個措手不及。根據他們商量地結果,留下3個人,兩個人負責搭帳篷,包玉麟負責狙擊陣地。其它1個人什麼都不管,儘量輕裝,用最快的速度奔襲偵察大隊地營地,爭取在入夜後對偵察大隊的營地發動集團攻擊。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不管“陣亡”了多少人,只要有一個人能衝過去按響發報機就行了。至於帳篷搭成什麼樣,反正又不是法軍的制式裝備,能豎起來就行。
從飛機上下來,王宏和他的偵察大隊的隊員們克服了暈機等困難,不但很快的搭好了帳篷,還圍著帳篷挖了兩橫道戰壕。等完成了這一切,天已經擦黑了。
佈置好了崗哨,大家推讓著吃了點東西。基本上,負責留守戰士都悄悄的省下了自己的乾糧,他們知道,戰友們這一夜還要在山路上奔襲近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