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斯大林卻親筆將莫洛托夫的名字劃掉了。緊接著,偵訊人員們接到命令,在今後的審訊材料中,不得出現莫洛托夫的名字。

不難想象。這件事,在內務部領導人中間引起了多麼大的震動。而且,他們立即從中得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斯大林馬上就會下令逮捕莫洛托夫,並把他定為反黨陰謀的同夥,推上被告席,去與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作伴。偵訊人員中甚至已有了傳聞,說是莫洛托夫已被軟禁在自己家中。大概。除了亞果達,內務部裡誰也弄不清莫洛托夫突然失寵的原因。但據當時盛傳的訊息認為,斯大林之所以發怒,是因為莫洛托夫試圖勸他取消對老布林什維克的卑鄙的審判。

很快,莫洛托夫就到南方休養去了。照內務部頭頭們看來,這一倉促出遊。同樣是莫洛托夫已經倒黴的徵兆, 預示著這幕戲快收場了。 眾所周知,斯大林有個“習慣”:不直按在工作崗位上消滅或逮捕人民委員或政治局委員,每當下令逮捕某個戰友之前,總是先打發他去外地休養,或透過報紙宜布。某人已接到(或將要接到)新的任命。對斯大林的這一“習慣”,內務部領導層當然比誰都清楚,所以,他們日復一日地等待著逮捕莫洛托夫的命令。“機關”中幾乎沒人懷疑。莫洛托夫休假回來所要去的地方。不再是克里姆林宮,而是盧比揚卡內部監獄。

莫洛托夫離開莫斯科前夕,亞果達召見了內務部交通局局長T 某(此人曾是我的部下)。他命令T 某護送莫洛托夫前去休假。並告誡說,這一任務十分微妙。是“主人”親自下達的。亞果達要T 某以加強對莫洛托夫的警衛為藉口,對後者進行晝夜監視,並要採取專門措施,預防莫洛托夫自殺。T 某還得到了專用密碼,以便向亞果達彙報莫洛托夫每天的活動和情緒。

斯大林是不能容忍自己的犧牲品逃脫他的報復的,甚至自殺也不行。託姆斯基的自殺,曾使亞果達捱了斯大林一頓臭罵,因為斯大林早已為報復託姆斯基準備了一場審判鬧劇。託姆斯基在偵查人員來抓他的最後一刻,及時地將手槍舉到了自己的太陽穴上,從而逃脫了魔爪。

往年,莫洛托夫每次外出休假,斯大林都要親臨車站歡送。但是這一次,斯大林卻沒前往車站。然而,這一“例外”並沒使我感到絲毫的奇怪,反倒是後來發生的事情使我大惑不解:莫洛托夫的專車開出後約一小時,亞果達突然命令內務部交通局透過鐵路專線給莫洛托夫發去一封電報,說是斯大林曾去車站送行,只是遲到了。還說這份電報是斯大林親自吩咐發的。

斯大林分明沒去車站送行,為什麼要欺騙莫洛託關呢?發這封電報的用意何在?當然。絕不是為了減輕莫洛托夫因隱遁而產生的痛苦,也不是為了表明雙方已經和解。如果斯大林真有此意,那他首先就會下令在被告人的供訴中添上莫洛托夫的名字,不再把他打入“另冊”,讓他享有與其他政治局委員同樣的“權利”,也就是,承認莫洛托夫也是“陰謀家們”企圖謀殺的物件。但斯大林並沒下達這一指令。顯然,他隨後發出的這封電報,僅僅是為了令莫洛托夫寬心,使他不至於冒險自殺,從而也可減輕負責監視莫洛托夫的內務部人員的負擔。

所以,雖然有了這封令人寬心的電報,莫洛托夫的處境仍然相當危險。在南方的療養院裡,雖然生活舒適豪華,滿園薔藤爭芳鬥豔,他卻彷彿身在陷阱之中,而且這陷阱隨時都有加蓋上鎖的可能。毋庸置疑,只要“託一季陰謀集團”要暗殺的黑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他就一天不得安寧,更何況,那上面沒有名字的政治局委員,只有他一個人。

斯大林讓莫洛托夫在這種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狀況中受了整整六個星期的折磨,最後才決定“寬恕”他。不管怎麼說,斯大林還用得著莫洛托夫。在斯大林的政治局中,幾乎全是些文化不高又缺乏教養的平庸之輩,只有莫洛托夫是唯一的例外。莫洛托夫那非凡的工作能力是人盡皆知的。只有他才能使斯大林擺脫管理國家日常事務的重擔。此外,在當時的政治局中,除了斯大林,就只有莫洛托夫才有權稱自己是老布林什維克了,因為在黨的前期革命史上,確實留有他的某些紀錄。

休假後的莫洛托夫,又回到了人民委員會議主席的崗位上,使內務部頭頭們大感意外。這意味著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已重歸於好,儘管這很可能僅僅是暫時的。

的確,莫洛托夫雖然回到了原崗位,但他的名字卻沒能立即回到黑名單上。不過這完全是由於時間來不及了。開庭時間已經一拖再拖,無法再把莫洛托夫的名字加進去,因為這樣做意味著重新改寫大量審問筆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