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斑不生”,“發不白”等,亦為民間常用之自我按摩保健法。
作品相關 兩宋時期軍事醫學
一、部隊醫生的派遣
宋代的軍隊由禁軍、廂軍(各州的鎮兵)、鄉兵和蕃兵組成。禁軍是宋軍的重要組成部份,由朝廷直接統領。
宋代部隊中的醫生都由太醫同派遣,當時擔任京師部隊醫療工作的有太醫局的醫學生和醫官。
神宗(1068~1085)時規定太醫局的上舍生和內捨生應輪流治療三學(大學、律學及武學)學生和各營將士的疾病。紹興元年(1131年),因東京差到太醫局學生九人,判太醫局樊彥端奏請,按照祖宗舊法,專一醫治殿前馬步軍、三司諸軍班直,遇有緩急病患,依照太醫局歷來立定條法差撥,逐處醫治。由此可以看出當時軍醫教育與一般醫學教育相通的史蹟。後來全國各地駐泊醫官,多由太醫局選派。宋太醫局分科與教學課程,有瘡腫兼傷折、金瘡書禁等,均與軍醫特別軍陣外科醫生的培養密切相關。
太醫局醫官也擔任京師部隊的軍醫工作,如1093年四月,因在京軍民疾患,令太醫局選派醫生,按照班值軍醫坊巷,分認地段診治,由開封府郡官提舉合藥待疾患稀少時停止此類史例尚有很多。
宋代駐屯內地與邊防的駐泊(常駐)醫官,也由太醫局指派。大觀三年(1109)尚書省會同太醫令裴宗無上書,請派在京七百餘名醫官到各地擔任駐泊醫生,並提出派遣的具體措施。將醫學分為大方脈、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