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礙於佐川一健確實對她幫助很大,尤其是在打工方面給予她足夠的支援,所以便忍著未向學院反映,還再三叮囑李小含不要把兩人的私房話透露出去。

聽了李小含的反映,顧菲菲覺得有必要回過頭再與佐川一健聊聊,並按正常程式詢問他在過去兩日晚間的活動情況。佐川一健從容地表示,學院在附近為他提供了一處公寓,這兩日下班後,他都獨自待在公寓裡,未曾出過門。

次日上午,DNA檢測結果出爐,證實手臂確屬宋楠,也即表明宋楠被殺害了!

關於兇手,支援小組為雲海警方指出兩個嫌疑人:第一個,即是在橫濱酒吧醉酒的外國人。或許宋楠將老外送回住地之後,因為某些原因和老外發生了爭執,結果被老外殺死了。在酒吧女領班的協助下,警方專業畫像師畫出了嫌疑人的素描肖像,支援小組推測他有可能是遊客,那麼酒吧附近的各種酒店和賓館便是首要排查區域,同時還要走訪全市各大計程車公司,尋找30日凌晨載過宋楠和老外的計程車。

第二個嫌疑人,指的是宋楠的班主任佐川一健。“因愛生恨”是很常見的殺人動機,既然宋楠的同學已經證實佐川一健在“追求”宋楠,而宋楠不僅未接納他,反而與別的男孩談起戀愛,那麼佐川一健理所當然地就要被列為嫌疑人了。不過礙於他是A國人,就目前掌握的材料,無法貿然入室搜查取證,以免引起無謂的國際爭端,暫時只能從其住所外圍調查入手,並對他實施24小時跟蹤監視。杜英雄主動請纓接下監視任務,刑警隊派出一名當地警員予以協助。

除以上線索,刑警隊也調查了宋楠手機的通話記錄,沒發現異常通話。另外,刑警隊方面也希望宋楠屍體的其餘部分能儘快被發現,也許屍體上的證據能帶來更多有關兇手的資訊。

任何時候,破獲一起案件,都離不開反覆細緻的排查走訪。在極其枯燥、單調和瑣碎的過程中,警員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在千頭萬緒的資訊中,抽絲剝繭,捕捉蛛絲馬跡,所以這雖說只是一項最基本的工作,但其實也是最耗費心力和氣力的工作。

就如先前,刑警隊將全市各大出租公司走了一遍,但並未找到“食人案”中有關受害者的更具體的失蹤地點,現在又要重頭再走一遍,可以想象會有多麼磨人。好在辦案人員早已習慣了,不會有什麼怨言,按部就班地展開工作,而這一次他們終於有所收穫。

在一家叫“通大”的計程車公司裡,一位計程車司機向辦案人員表示:幾日前的一個晚上,凌晨2點半左右,他曾在橫濱酒吧門前載過一箇中國女孩和一個喝醉了的外國人。外國人的模樣他沒看清,但中國人的長相與宋楠很接近。隨即該計程車司機將警員帶到宋楠和老外下車的地方,是在一個叫作天波小區的住宅小區內,而小區距南山湖竟然只有兩三公里的樣子。

天波小區是一個開放式的住宅小區,住宅樓就建在縱橫交錯的馬路兩邊,樓層普遍都不高,看起來應該是磚混結構的,建造年份至少在10年以前。本以為找到“計程車”便離嫌疑人很近了,沒想到還是要費些周折,小區裡既沒有保安,也沒有任何監控裝置,只能靠摸索式的排查。可目前刑警隊大部分警力都進駐到生態城,尋找“食人案”的線索,可供調配的人手實在有限,顧菲菲和韓印只好帶著艾小美親自上陣。

困難很多,但也有有利的一面,西方人的面部特徵比較明顯,在這樣的小區裡應該很突出,凡是見過嫌疑人的都會有些印象,更何況手中還有一幅嫌疑人的肖像畫。

足足在小區裡走訪了兩天,線索逐漸明朗起來。有多名群眾表示,在小區內見過一個外國人,最終有群眾指認,有一個外國人住在147號樓2單元的頂樓。詳細詢問同住在該單元樓的居民,得知頂樓7樓共有兩戶人家,701室住戶兩個月前搬走了,房子一直空著,據說準備賣掉。702室租住著一個外國人,面貌正如肖像畫上畫的那樣,白種人,臉型瘦長,高鼻樑,藍眼睛,有一頭不算長的鬈髮,總的來說模樣算是英俊。

其實從一開始接觸這起案子,韓印就隱約感覺到,兇手將手臂送到刑警隊的舉動,不僅僅是有意挑釁,可能還帶有某種私人恩怨的意味!可為什麼要選擇宋楠?尤其一個外籍犯罪嫌疑人又能與警方有什麼恩怨呢?答案當然要由嫌疑人來揭曉,可是他已經消失了。

顧菲菲讓一名警員裝扮成物業工作人員前去702室叫門,敲了很長時間都未獲得回應,不過樓梯間彌散的淡淡的漂白劑的味道,似乎印證了這702室很可能就是殺害宋楠的第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