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末,大清國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意識到,中國與西方列強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僅僅在於技術上的差距,更主要的是,在於思想意識和價值體系上的差距。從洋務運動開始,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有意識地翻譯西方經典著作,曾國藩開辦金陵譯書局,系統地引進西方著作。甲午戰爭之後,國內有識之士更是掀起了翻譯西方論著的高cháo,其中,譯著最為豐富的,就是時任北洋武備學堂教習的嚴復。

上海因為有英國人的租界,開放程度最高,得風氣之先,翻譯活動最為興盛,從小說詩歌,到經濟軍事,各種西方書籍最為豐富。周憲章見到這些譯著,如見珍寶,不惜銀兩,大量購買,他所購買的書籍,主要是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從赫胥尼的《天演論》、盧梭的《財富論》,到各種名家著述的政治學、軍事學,不一而足。他的房間裡,儼然成了一個圖書館。周憲章整rì如飢似渴地閱讀,足不出戶。

兩人原本就是坐吃山空,買書的錢,成了一個巨大的負擔。這一個多月,光買書就化了兩百塊大洋,剩下的吃吃喝喝,包括住店,所剩無幾。沒奈何,郭二杆只好跑出去拉黃包車,撰些零用錢,貼補生活。那郭二杆倒也有的是力氣,這拉黃包車的活路,倒也很適合他。這一份苦力活,讓他把上海的大街小巷搞得一清二楚,儼然成了一個上海通。

郭二杆下苦力賺錢貼補生活,這讓周憲章很是過意不去,也想出去謀一份差事。卻被郭二杆攔住了,郭二杆說告訴周憲章,他的身份是少爺,如果跑出去下苦力,會被人看出破綻來,要是走漏了風聲,大為不妙。

周憲章無奈,只得在客棧裡扮少爺。

這段時間,透過讀書,周憲章的思想意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開始逐漸意識到,國家的落後、朝廷的腐朽、軍隊的虛弱、經濟的貧困,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體制問題!

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