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倒是悠閒啊。”身後,響起了端郡王載漪的聲音。
奕訢心頭一驚,這才想起,離開樂壽宮的時候,載漪走在最後,好像沒看見他跟著眾人從宮裡出來。
剛才,眾人在樂壽宮裡的時候,載漪會錯了慈禧太后的意,幾次答話,都沒說到點子上,被太后斥責了幾句,載漪心頭驚慌,很是失態。
而現在,載漪眉頭舒展,面帶微笑,完全沒有了剛才在太后面前的驚慌失措。
這些年來,奕訢的失勢,與載漪的得勢,總是相互映襯,兩人都是心照不宣,這大清國的內閣裡,容不下兩個王爺。
奕訢捻了捻鬍鬚,笑道:“端郡王怎麼落到後面了?”
載漪一臉的得sè:“正要出來,太后老佛爺又叫住了我,說有要是相商,這不,耽誤了一會兒功夫。”
太后在最後時刻叫住了載漪,不管因為什麼事,這都是一個政治姿態——在太后眼裡,端郡王比恭親王更加值得信任!就為這個,載漪就有資格在恭親王面前搖頭晃腦。
奕訢心頭冷笑,臉上卻是不露聲sè,含笑問道:“不知太后與你商量何事?”
“這個”
“端郡王不必說了,”奕訢知趣地說道:“太后單獨召見,必是機密大事,我等不便聽聞。”
“其實也不是什麼機密大事,就算是機密,瞞著誰也不能瞞著恭親王啊。”載漪笑了笑說道:“太后命我前往旅順,加封周憲章,犒賞章軍官兵。”
“應該的,應該的。”奕訢笑道:“周憲章有大功於國家,章軍犧牲巨大,端郡王親往撫慰,才能體現朝廷對功臣的愛護,周憲章必能感恩戴德,效忠皇上和太后,若能拴住周憲章的心,端郡王就是為國立了一件大功啊。”
奕訢臉上帶笑,心頭狐疑。事到如今,周憲章居功至偉,的確應該加封,可是,不久前,朝廷還說周憲章是叛臣,現在,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派一位王爺前去加封,這一來一去,對比也太強烈了。按照大清國以往的規矩,對於這樣的臣下,一般是採取冷處理,否則,朝廷就太難堪了。現在可好,太后竟然派端郡王去旅順,搞得如此高調。
“哪裡哪裡。”載漪拱拱手:“恭親王年歲已高,卻仍然為國cāo勞,身體力行,也不容易啊。”載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