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豈敢置身事外!周軍長,請!”
周憲章慌忙說道:“憲章此來,不敢勞動大師相陪,隨便走走,大師可自便。”
主持還要客氣,姚喜喝道:“你這個老和尚,婆婆媽媽的,軍長叫你走你就走!少羅嗦,吶,你只要告訴我們,那個會唱歌的金姝在哪裡就行了,其他的,你都不用管了。”那姚喜是周憲章肚子裡的蛔蟲,知道周憲章想看誰。
“剛才老衲看見那丫頭去了偏殿,這丫頭,真不簡單,長得那麼秀氣,知書達理,一看就是大家閨秀出身,傷兵們都是些下人,身上又髒又臭,可這丫頭一點也不嫌棄,端屎端尿的,真不簡單啊”主持還在羅嗦,周憲章和姚喜早已走得沒了蹤影。
一會兒,兩人走到了偏殿旁,那裡已經改造成了病房,裡面住著幾十個傷病員。
偏殿裡閃著燈火,傳出金姝歌聲,歌聲輕柔飄渺,如同飄在半空中,沉落起伏,沁人心脾。偏殿裡的傷兵們安安靜靜,就連院子裡的醫護人員,聽見歌聲,也是輕手輕腳,生怕攪擾了那天上才有的聲音。
第130章 斷指
周憲章站在門口,豎著耳朵,靜靜地聽著,大氣不敢出。
姚喜低聲嘀咕:“想見就進去唄,一個大老爺們,還怕一個丫頭!”
周憲章狠狠瞪了姚喜一眼,姚喜嚇得吐了吐舌頭,不敢言語。
忽聽身後傳來一聲呵斥:“周憲章,你過來!”
大殿裡的歌聲,戛然而止。
姚喜怒道:“誰他媽的活的不耐煩了,敢直呼軍長大名!”回頭一看,又是一吐舌頭:“軍長,又來了一個姑奶奶!”
直呼周憲章大名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東方公主”,《申報》記者趙寒。
章軍這次出征臺灣,也學著西洋軍隊的做法,帶了一幫隨軍記者。周憲章知道,新聞戰也是一種戰爭。甲午戰爭時,國際輿論一度對大清國極為不利,其原因就是,日本不僅派出了國內記者隨軍採訪,還邀請了西方記者隨軍觀戰,這些記者大造輿論,發表了很多有利於日本軍隊的報道,在國際上造成了壓倒性的輿論優勢。相反,大清國卻是主動放棄了輿論戰,他們甚至禁止記者隨軍行動。這種愚蠢的做法,讓日本人在國際上佔盡了便宜。
趙寒是周憲章點名要的記者,他知道,這個趙寒很有些本事,能把新聞稿直接送到大英帝國去,那等於是幫著章軍佔據了輿論制高點。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周憲章知道,趙寒是革命黨人,周憲章想在臺灣有所作為,與大清國分庭抗禮,需要聯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周憲章希望透過趙寒,與革命黨人建立聯絡,雖然,革命黨人在國內的力量還很弱小,但在海外,卻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別的不說,就說資金來源一項,就讓周憲章大為羨慕。章軍奪取臺灣後,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海外技術人才進行基礎建設,革命黨人如果願意與章軍合作,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現在,周憲章的眼光已經看到了戰爭結束後的臺灣。事實上,臺灣民眾憎恨日本人,章軍的實力也不弱於日軍,所以,周憲章毫不懷疑,這場戰爭,將以章軍的勝利而告終。周憲章開始盤算著如何才能把臺灣建成章軍的大本營,打仗他在行,搞建設,周憲章心裡就沒底了。
大清國絕不會幫著他治理臺灣。他甚至能夠預見到,一旦他在臺灣站穩了腳跟,大清國就會對臺灣實施經濟封鎖。所以,周憲章能夠依靠的,一是臺灣民眾,二是海灣華人。
趙寒是記者,又是革命黨人,她如果能在海外為章軍大聲疾呼,這對周憲章是極為有利的。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位東方公主要是寫上幾篇對章軍不利的報道來,也夠章軍喝一壺的!
所以,周憲章對趙寒也是畏懼三分。
姚喜也知道其中的厲害,見到趙寒,也不敢造次,連呼趙姑奶奶!
大殿裡,金姝的歌聲再次響起。
周憲章只得走到趙寒身邊,低聲問道:“趙大記者,何事?”
趙寒盯了一眼偏殿,冷冷說道:“換個地方說話,免得打擾了仙女唱歌!”
周憲章跟著趙寒,來到了大殿後面,那裡比較清靜,一彎明月,掛在簷角。
姚喜也屁顛顛地跟了來,趙寒斥道:“姚喜,你來幹什麼?”
“我是副官,負責軍長的安全”
周憲章擺擺手:“趙大記者吃不了我!”
姚喜只得悻悻走開,守在不遠處的屋簷下。
“趙大記者,朴子溪是前沿陣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