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的願望,將府邸舍為寺廟,允祥死後諡賢,故名賢良寺。同治、光緒朝,賢良寺成了地方大員入京寄居之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能夠入住賢良寺的,要麼是德高望重退休老臣,要麼是如日中天的朝廷重臣,入住賢良寺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和權勢的象徵。
李鴻章每次進京,都住在賢良寺,按照他的說法,是向他的老師曾國藩致敬,因為,賢良寺也是當年曾國藩進京的寄居之地。不過,更為重要的理由是,他是向世人表明,李鴻章還沒有失寵,他還是太后老佛爺信得過的人——待罪之人是沒有資格住在這裡的。
剛進了賢良寺的大門,李鴻章就醒了,從轎子裡走了出來。
菊藕匆匆迎了上來:“父親,您老人家”她剛剛聽說李鴻章暈倒在養心殿,急的差點也跟著暈過去,李鴻章年事已高,身體大不如前,菊藕害怕他有個什麼閃失。
“我沒事!”李鴻章的眼睛裡露出兩道精光:“佩倫回來了沒有?”
“早上剛到,在書房裡。”
李鴻章抬腿就往書房裡走。
“父親,您的身子”
李鴻章也不理菊藕,大步而去。菊藕無奈,只得招呼兩個老成的家人,匆匆跟在他的身後。
不一會,來到書房門口,張佩倫迎了出來。李鴻章回頭說道:“菊藕,讓下人們都走開,有你在就行了。”
菊藕只得支開了家人們。
三人進了書房,李鴻章與張佩倫翁婿二人相向而坐,菊藕小心地伺候在李鴻章身旁。
張佩倫小心問道:“小婿聽說,岳父大人剛才在養心殿”
“我沒事,找到周憲章了嗎?”李鴻章問道。
“找到了!”
“他還活著?”
“是的。”張佩倫點點頭。
李鴻章長出一口氣,發出一聲長嘆,眼睛裡,卻是淌出兩滴渾濁的淚水——他的冒險計劃,終於可以開始了!
這是一個異乎尋常的計劃,除了李鴻章,任何人都想像不到。
這同樣是是一個異想天開的計劃!如果周憲章已經死了,李鴻章也只能把這個計劃爛在肚子裡。
然後,周憲章還活著,李鴻章相信,這個計劃就有成功的希望。
李鴻章的計劃就是,說服周憲章重新集結章軍,前往臺灣與日軍作戰,守住臺灣!
甲午戰爭,把李鴻章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日軍攻入大清國本土,兵鋒直指京畿之地,逼得大清國差點遷都。周憲章率章軍浴血奮戰,好不容易與日軍打成了平手,保住了遼東和山東,穩定了京畿之地,朝廷得以保全。沒想到,太后老佛爺為了解決掉章軍,竟然和日本人做起了交易,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人!
丟了一個臺灣也就罷了,可太后偏偏把李鴻章推到了風頭浪尖上。戰爭前期,李鴻章總理對日作戰,清軍兵敗如山倒,國人對李鴻章早已是民怨沸騰,而現在,太后又把李鴻章的兒子李經芳派去和日本人交接臺灣,明擺著,是讓李家父子承擔戰敗割地的責任!如此一來,李鴻章就成了萬人唾罵的賣國賊!
李鴻章心頭惱恨,戰敗的責任不在他,而是太后老佛爺,以及那些死守著滿漢大防的滿清貴族,為了維護他們的地位和權勢,他們不惜出賣祖宗的土地!
李鴻章要想擺脫目前的困境,避免漢奸賣國賊的千古罵名,就必須要守住臺灣!
李鴻章原本希望,西洋列強出面,阻止日本人獨佔臺灣。然而,隨著大清國與日本的協議生效,臺灣成為了大清國與日本之間的雙邊交易,英法各國失去了出面干預的藉口,而日本人在戰爭中的強悍表現,更讓英法等西洋列強心有餘悸,不敢與日本人硬碰硬。西洋列強已經承認了日本的大國地位,現在,日本人可以在南海耀武揚威。
國家的尊嚴靠的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賜予。這一點,日本人做到了!
到了現在,李鴻章終於意識到,在列強之間走鋼絲,以夷制夷的策略,是行不通的!要想保住臺灣,只能依靠自己!
然而,大清國的軍隊根本就不是日軍的對手!在這場戰爭中,這一點早已得到明證!日本人可以輕而易舉拿下遼東、山東,更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臺灣!
第113章 兩張牌
臺灣地處偏遠海外,不論是經濟還是軍事,相對於內地,都是極為落後,劉銘傳曾經在臺灣開辦實業,發展經濟,但臺灣的基礎過於薄弱,劉銘傳雖然有所成效,但臺灣的整體經濟水平,較之內地,尤其是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