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第一線的夥計們,並給他們送上了銀兩禮物等慰問品。
參觀完之後,林星站在三味書屋的院中,仰望潔白的藍天,總結道:“春天播下一顆種子,秋天收穫一棵大樹,這句話是正確的。當年我們在韶州,只是簡單地想要解決書生們的出路問題,創辦了這間三味書屋,如今它已經像種子般茁壯成長,成了參天大樹,不但惠及嶺南和浙江的幾十萬書生,還增添了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今天來到三味書屋,看到我們的三味書屋從創作,定稿,印刷,排版,裝箱,運輸,到銷售,一條龍服務,我的心情是十分高興的,這說明我們當初的決策是爭取的。同時也表明了,盛大集團進軍文化業,是大有可為的!兄弟們,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盛大文學的輝煌巔峰!”
眾人熱情地鼓掌。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四章 生辰之綱
更新時間2011…7…15 22:15:22 字數:2137
書接上文。
在經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之後,林星的仕途再起波瀾。
正當浙江的發展漸漸沿著林星預想的軌道前進的時候,一道突如其來的聖旨,打亂了整個浙江的寧靜,也擾亂了林星的官場生涯。
事情發生在一個秋風瑟瑟的日子,枯黃的落葉片片泛起,予人一種有大事發生的感覺。
下午之時,從京城來了一位欽差大臣,奉命前來宣讀皇帝聖旨。
林星不敢怠慢,連忙率領合署衙僚跪在地上,恭迎聖旨。
聖旨的內容很拗口,欽差大臣的腔調又很古怪,林星聽得一知半解,大概的意思還是聽懂了,隱約是說:太后向氏即將過大壽,皇帝要大肆操辦,著各地的州官採辦生辰綱,務必在壽辰日之前,將生辰綱送到京師。
在聽聖旨的時候,林星心中五味翻騰,思緒複雜,但並未表露出來。待到聖旨宣讀完畢,林星連忙讓官員招呼欽差大臣到下榻官邸休息,又命人打點一番,然後召集智囊團關門商議。
林星開門見山道:“對於這件事,大家怎麼看?”
阿三攤攤手,道:“還能怎麼看?照做唄。聖旨都下來了,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考慮的。不但不能考慮,而且還要快,向太后的壽辰可是不遠了。”
薛鵬點了點頭,同意阿三的看法,只是心情有些複雜道:“話雖如此,可是要去搜刮民脂民膏的話,勢必會引起百姓不滿。”
鄭鐵山不是官場中人,卻也深諳官場之道,不以為然道:“百姓滿不滿是他們的事情,為官者最重要是遵循朝廷的旨意,切不能行差踏錯。”
林星對於這個想法,倒是不敢苟同,道:“大哥,你只說對了一半。為官者,上無愧於君王,下無愧於黎民,這才是好官的標準。”
鄭鐵山笑著道:“能兩全其美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只能擇其一而舍其二了。”
薛鵬跟了林星之後,也學到了“科學發展觀”的幾分內涵,此時抓住問題的核心,道:“大人,我們還是不要爭論做官的準則了。還是商量一下如何蒐集生辰綱吧!”
阿三也覺得這才是當務之急,道:“不錯!公子,據我所知,對於皇室過生日蒐集生辰綱之事,在本朝並不罕見,可以說百姓也是習以為常,並不會想當然就有什麼不滿或者反抗。只要我們處理妥當,不要激起民憤,應該出不了什麼大事。”
薛鵬則直接提到關鍵的因素,瞭然道:“處理不是關鍵,關鍵是數量。搜刮得少,民眾是不會有意見的,搜刮得多了,才有可能激起民憤。”
林星自然而然地問道:“那此次向太后壽辰,打算蒐集多少生辰綱?”
薛鵬估算了一下,沉吟道:“此次各州都在採辦,光是我們浙江,就需要五萬貫,全國匯總的話,我想應該在四十萬貫之數。”
林星愕然一驚,失聲道:“這麼多?”
他並非沒有聽過“生辰綱”一詞,在《水滸傳》中就有一段“智取生辰綱”的故事,當時大名府的梁中書為了給他岳父蔡京祝壽,搜刮了十萬貫生辰綱,想不到向太后過了生日,居然搜刮得比大貪官蔡京還多,莫非這向太后也是個貪婪之人?
阿三身為百事通,就著林星的疑問,說出了事情的真相,道:“四十萬數目雖多,但卻是有這個必要的,公子若是知曉了向太后和皇上的關係,想必就不會如此驚訝了!”
原來,當今皇帝宋哲宗(駕崩後才叫宋哲宗,為方便寫作,暫稱宋哲宗,史學家不必深究)並非先帝宋神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