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一章 西夏犯境
更新時間2011…9…17 17:04:18 字數:2409
書接上文。
宋徽宗即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對於幫助他登基稱帝的幕僚,宋徽宗大封親族。第一功臣林星,被冊封為“星王”,提拔為樞密院樞密使,官職為從一品,負責統領天下兵馬;原戶部尚書蔡京,被提拔為太師;原樞密院院事曾布,提拔為尚書右僕射(即右相),其侄曾亮,提拔為戶部尚書,兼吏部尚書,加翰林院學士;原駙馬王詵,提拔為登州刺史,兼昭化軍節度使;原王府小廝高俅,提拔為太尉,官至開封儀同三司。
對於阻攔他登基稱帝的老臣,宋徽宗大肆打壓。原宰相章惇,被罷黜出京,貶往雷州;原樞密使曹福,被貶為九品小官,負責戍守北邊;原吏部尚書楊東,被貶為六品吏部員外郎,在信任吏部尚書曾亮麾下戴罪立功;原刑部尚書段民,被貶為泉州知州,剋日離京赴任。
至此,新皇登基的人事調整告一段落。新黨登上了歷史舞臺,舊黨則徹底淡出了世人的視線。以林星為首的年輕派,掌控朝廷所有大權。
除此之外,宋徽宗新近稱帝,大赦天下,許多元祐舊臣,都得到了豁免。其中謫守嶺南(此時已在海南)的蘇軾,也被批准回京。話說蘇軾原以為要老死在海南,現在終於有機會回京,箇中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單說林星,由於從廣州時期就和宋徽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又為宋徽宗登基立下汗馬功勞,故而深得宋徽宗器重,一應軍政大權都交由林星掌管,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但位極人臣,而且名震天下,堪稱平步青雲的仕林第一人。
前文說過,宋朝的軍制非常特別,統領天下兵馬的最高指揮官——樞密使,由文官擔任(即林星),然後兵權三分: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雖然看起來是樞密院和三衙互相牽制,但在現實中,往往由於樞密使勢大,三衙不得不聽命於樞密院。所以,現在全天下的兵馬,林星都擁有生殺大權。
林星上臺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革軍制,提高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他試圖採取同步措施,一次性改革禁兵、廂兵、鄉兵和蕃兵,從而事半功倍。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很快打亂了林星的計劃。
公元1101年,西夏趁宋朝新換皇帝,根基未穩,揮師二十萬,大舉進攻宋朝宣威城,宋夏宣威城之戰爆發。
(作者注:史書記載,宣威城之戰發生在公元1105年,此處略有出入。本書純屬架空,史學家不可深究。)
一時間,朝野震驚,天下聳動。
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宋徽宗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林星。如今林星已經成為救世主的代名詞,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能解重圍的,唯有林星一人而已。
當下召集百官,會聚朝堂,共同商議軍機大事。
宋徽宗畢竟剛剛當上皇帝,大戰在即,難免底氣不是很足,詢問道:“林愛卿,西夏大舉進攻,宣威危險,朕該如何應對?”
林星並不著急,先從源頭說起,道:“皇上稍安勿躁,西夏人狼子野心,向來覬覦我大宋國土,近百年來雙方戰事不斷,今天大舉圍困宣威城,也算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皇上不可過於操心,依臣愚見,西夏人必定是趁著皇上新近登基,百廢待興,所以趁機發動戰爭,想給皇上一個下馬威,好讓皇上知道西夏人不是好欺負的。”
早有蔡京排眾而出,斥責道:“這幫西夏狗,真是欺人太甚,皇上豈是好欺負的主?他們這樣做,分明是不把我們大宋放在眼裡!”
宋徽宗亦是非常惱火道:“西夏夷狄,竟敢藐視我華夏天威,實在是罪不容誅!這口惡氣,朕一定要出,否則無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右相曾布最會揣摩聖意,心知這不過是皇上的狠話,狠話誰不會說?關鍵還是得有實力,所以他轉而將話題拋回給林星,道:“皇上,現在戰事已開,關鍵在於備戰,皇上何不問問林大人,有何退敵妙計?”
宋徽宗回過神來,連連點頭,道:“不錯!林愛卿,你可有退敵良策?”
林星微微一笑,話語中滿含無限的豪氣,道:“退敵?呵呵!讓西夏人退回西夏,豈不是便宜了他們?在我林星的字典中,沒有退敵二字,只有殺敵!西夏人既然進入我大宋國土,想退可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