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集團有著深厚的實力,但卻仍不足以打動他們!
只不過他前幾天提起這個問題的時候,祖父與父親的口吻如出一轍,“廣納糧,緩稱王!”將前朝高祖的腔調學了個十足十!
如此一來,趙平自然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只能照辦。方才王化的一句“主公”又將他的心思撩動了起來,趙平一邊將王化扶起來,嘴裡隨便應付了幾句:“將軍不必如此,趙某年級輕輕,那裡當得將軍如此大禮!”心中卻仍不住的盤算著祖父和父親緩稱王的決策是否有些過於沉穩了!
王化也發現了趙平有些心不在焉,他也是識趣之人,反正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也不再多留,恭敬的與趙平告辭後,將空間留給了趙平。
王化的歸順倒是一個意外之喜,由於幽州遲早都會是自己的掌中之物,而且幷州此時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援他過早的吞併太大的地盤。不過有了這個內應之後,會對將來掌控幽州比較方便。
王化回到自己的房中,便將自己的兩個兒子,王鋒、王銳差人叫來後,開門見山的吩咐道:“明日你兄弟二人跟隨趙平,征討三韓,一路之上須要聽從他的號令行事,萬萬不得違逆!”
王鋒與王銳兄弟二人倒也不是那種二世祖式的人物,因此對於局勢以及父親的苦心倒也能夠理解,聞言一齊躬身施禮,齊聲說道:“不勞父親大人掛心,孩兒豈是那等不分輕重之人,定當聽命行事,不會喲絲毫抗拒!”
王化滿意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幽州失陷已成定局,咱們必須未雨綢繆!這趙平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希望我兒不要白費了為父的一番苦心!”
“你兄弟二人雖然跟隨趙平出征,不過為父倒是覺得那趙平不會讓你兄弟二人衝鋒陷陣!最多也就是留在他身邊調遣,我兒可趁此機會與他多多接觸!”王化為他們此行的目的做了一番吩咐。能夠在趙平心中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對於王家日後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王化不得不小心謹慎的吩咐著兩個兒子。
自己這兩個兒子雖然不是那種不學無術的二世祖,但卻終日在軍中廝混,只對行軍打仗感興趣,卻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人際關係。
卻說趙平,此時仍在考慮名份問題。其實作為一個現代穿越的人,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後世的民主之中,對於封建社會這些侷限還是有些牴觸的。對於這些所謂的大義名分,有著本能般的牴觸。
多年來受到的教育使他始終堅定不移的相信,民生才是根本!即便是受到了近二十年的封建思想、環境、生活的薰陶,這種以民為本的思想也絲毫未曾改變!這些已經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使他始終有一種近乎病態的堅持!
當然,他也知道,社會的發展必須按部就班,任何拔苗助長的行為都會使自己付出沉重的代價!比如現在在幷州實行的新政,若是按照他的本意,他會徹底的進行改革,但很明顯,現有的社會體制根本沒有條件支援如此激進的改革。因此,他不得不後退一步,僅僅將土地政策進行了一番改革。
土地畢竟關乎國計民生,而且中國百姓對於土地的執著使得趙平在實行新政時,只要是對百姓有好處的政策,這些百姓是萬萬不會拒絕的!正是依憑這個契機,趙平才能順利的將新政實施下來。
即便如此,所面對的阻力也是極大的!若不是有軍權在手,再加上他堅決的態度與立場,新政還是無法順利的實施下去的。
既然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趙平相信,只要能夠使自己的實力始終保持著旺盛的上升態勢,新政這個新生事物終究會變成一種民眾的習慣,而堅持下去!
因此,他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大的實力,以及更廣闊的空間,來保證這一切的完成!
他忽然想起了春秋五霸,以及後來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毫無疑問,五霸與曹操的這種做法在自己的實力還不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收到的效果是巨大的!尊奉一個名義上的天子,使自己站在了大義名份的制高點之上,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才般的主意!等自己的實力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這個名義上的天子還不是案板上的魚肉,任自己宰割嗎?
只是,目前的漢帝卻偏安於江南,自己現在根本無法做到!因此,也只有想別的辦法了。只是趙平目前並沒有太好的辦法來名正言順的吸納人才。
雖然這個時代已經是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處在這個時代的人才都清醒的認識到,這個混亂的時代給了他們一條光輝的出路!原本被世家把持的政局因為動亂的時局而被打破,各路諸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