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
韓遂等人身後的彎道上,李利一馬當先,暴喝聲中,率軍截住韓遂潰軍的大半人馬。
潰逃上百里,韓遂潰軍早已喪失了鬥志,眼看李利大軍殺到,近兩萬步騎紛紛丟下兵器,跪地投降。
李利躍馬沉刀從這些降卒中間穿插而過,沒有枉殺一人。
奔行之中,他留下五百龍驤衛和四千飛馬盜看管這些降卒,命令典韋與桓忠、桓義三人留下善後。
旋即李利帶領桓飛等八千餘輕騎,繼續追殺韓遂,頗有不殺韓遂誓不罷休之勢。
············
;
第九十九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
“韓遂休走,李利來也!”
一聲大喝之中,李利率軍已追殺到韓遂等人身後兩裡,韓遂等人狼狽的逃竄身影已然近在眼前。
“楊秋、馬玩,給我攔住李利小兒!”
扭頭看著李利大軍越追越近,韓遂驚恐不已,聲嘶力竭地呼喊部曲攔截李利大軍。
若是韓遂不大聲呼喊,便還罷了,張橫等人或許還不會感覺到逃命的急迫性。
就是他的這一聲大喊,反倒促使張橫、梁興、候選、楊秋和馬玩等人愈發跑得飛快;眨眼間,他們便後來者居上,隱隱把韓遂拋在身後。
眼睜睜地看著張橫等人一個個地跑到自己前面,韓遂險些一口氣上不來,氣昏過去。
真可謂患難見忠臣啊!
之前韓遂還自以為自己在張橫等五部將心中,威信不小,自己的命令他們一定不敢違抗。
然而,事實卻如此殘酷地擺在他面前。
直到這一刻,韓遂才意識到太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換做平時,張橫等輩自然不敢違揹他的命令,但今非昔比。現在大家都在逃命,誰還顧得上他韓遂的命令,誰又會聽從他的命令呢?
一時間韓遂心中淒涼,雙目圓瞪,一副要生吞活人的猙獰面孔。
唯一令韓遂心中稍暖的是,楊秋和馬玩二人雖然沒有聽從命令阻擊李利大軍,卻也沒有拋棄他,仍舊與他並駕齊驅,護持在左右。
至於張橫、候選和梁興三人,那是一個比一個跑得快,如今已跑到韓遂前面百餘步遠。
“韓遂匹夫哪裡逃?還不快快下馬受死!”
耳邊聽著李利大軍的叫喊聲,韓遂肝膽劇震,再也顧不上大腿內側的疼痛,夾緊馬腹,連連打馬狂奔。
韓遂胯下坐騎赤色寶馬絕非凡品,吃痛之下,數息間便追上了張橫等人,隨即將其甩在身後。
那身形當真是四蹄飛楊,赤馬過隙,瞬息百步,一日千里。
世間寶馬神駒莫過於此。
韓遂何許人也?此人乃涼州地界上的逃跑名宿,多次深陷絕境,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逃跑經驗之豐富,在涼州地面上,他韓遂要是自居第二,無人配得上第一。
作為沙場宿將、逃跑聖手,坐騎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故此,韓遂的坐騎無一不是寶馬良駒,全都是萬里挑一的馬中之王。
演義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馬超率領十萬鐵騎與曹操大戰於潼關,魏軍大將虎痴許褚與馬超激戰三百個回合不分勝負,隨即二人換馬再戰。曹操將自己的坐騎賜予許褚,而馬超回軍後,卻向韓遂借坐騎,“請借坐騎與超,待吾戰敗許褚,再還於叔父。”
由此可見,韓遂的坐騎是何等優良,能讓眼高於頂的馬超無視麾下數萬戰馬,卻屈身向韓遂相借的坐騎又是何等神駿。
··················
眼見韓遂一騎絕塵而去,張橫、梁興等人心中大急,卻只能望而生嘆。
片刻之後,李利追軍越追越急。
李利親率數百飛馬盜已追至楊秋、馬玩等人身後不足百步,距離張橫、梁興和候選等人也不過兩百步。
拉近距離後,數百飛馬盜張弓馳射,一支支箭矢呼嘯而至,將楊秋等人的親兵先後射落馬下,而楊秋、馬玩等人更是險象環生,時刻提防著身後飛來的箭矢。
如此一心二用之下,坐騎奔行速度大減。
片刻之後,楊秋和馬玩二人以及隨行百餘親兵被李利大軍攔頭追上,而張橫、梁興和候選等三人數百快騎也陷入了李利大軍的騎射範圍之內。
眼見生路被斷,楊秋和馬玩互相對視一眼,眼中寒光閃爍,神色絕然。
霎時,楊秋手持長槍,馬玩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