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良,最後就是西涼人剽悍勇猛的鬥志和強壯高大的體魄。

冷兵器征戰,計謀固然重要,但最終實現謀略計程車卒是否戰力強悍,這才是關鍵。

諸葛亮多智近乎妖,在劉備親帥七十餘萬大軍征討東吳之前,可謂是每戰必勝,所獻之謀略無不奏效,威震天下。

可是劉備夷陵戰敗後,七十餘萬精兵被陸遜一把大火燒個乾淨,自此後蜀漢將士的戰力一落千丈。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卻每次都被屯兵雍涼的魏軍以弱勝強,頑強地抵擋住了。這裡面固然有決策失當之處,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蜀軍戰鬥力有限。儘管每次都是盡起數十萬大軍北伐,但實際戰鬥力遠不如劉備時期的將士勇猛。

面對人數處於劣勢的魏軍,蜀軍每次都只差一點就能攻陷雍涼二州,兵鋒直指中原。可就是這麼一點差距,卻耗費了諸葛亮畢生的心血,數次北伐都是半途而廢,遺憾而終。

因此,謀士的謀略固然必不可少,但將士的戰鬥力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

只要不出現曹cāo的赤壁大敗和劉備的夷陵慘敗,這種重大決策失誤,戰爭最終的勝負走向仍是取決於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

······言歸正傳。

整軍五日之後,李利軍再次拔營西進,兵鋒直指武威郡。

在此期間,飛馬盜大首領桓飛派來快馬給李利傳話,稱馬超和馬岱兄弟倆已經逃回馬家,而他們的身份也得到了確認,一切果真如同李利所說,馬錦的真實身份正是馬家長子馬超。

桓飛對此很感激李利,聲稱日後只要李利有危難,只需派遣斥候和信物知會一聲,飛馬盜必然全力以赴地趕來相助。其實也就是與李利結盟,互助互利。

是的,僅僅是結盟而已。

在涼州地界上,官職的大小對許多手握兵馬的亡命之徒而言,無足輕重。

只有強大的實力,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其它皆是徒然。

因為這裡是大漢西部邊陲之地,官職再大,也抵不上數萬大軍更具威懾力;腰纏萬貫、富可敵國,也沒有手握重兵更讓人畏懼。

實力、兵馬、地盤、錢糧,這些才是最實際的東西,也是李利能否在涼州站穩腳跟的根本。

憑著李利現有數千戰騎和幾十車軍械輜重,飛馬盜的桓飛還看不上眼,能與李利結盟,都已經是友好的表現,其中還有幾分償還人情的成份。

否則,桓飛縱橫西域,馳騁並涼二州多年,手中的嫡系輕騎就有一萬多驍勇之士,再加上此次兩萬雜牌飛馬盜又藉著李利之手清洗了一番。此後,桓飛將完全掌控飛馬盜的兩萬輕騎,實力不但不會削弱,反而會愈發強大,戰鬥力再升一格層次。再加上他劫掠多年的積累所得,他的實力遠在李利之上,擁有這份實力,他又怎會投效李利呢?

儘管李利與桓飛還有一點交情,彼此間印象很不錯,但是這只是私交而已,實力才是讓對方臣服的關鍵,而李利現在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因此,儘管李利十分喜愛桓飛,卻不能立即收為己用。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如果飛馬盜阻礙了李利的勢力擴充套件,彼此間還會刀兵相向,再戰一場。

七日後,李利一行進駐武威縣城,暫時屯兵於此。

武威縣雖然與武威郡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武威郡的郡治卻不在這裡,而是在靠近西邊張掖郡的姑臧城。

武威縣地處全郡腹地,人口數萬,在武威郡中算是中等偏上的縣城。城中,只有數百老弱殘兵負責日常守城。

自從正式踏上武威郡境內,李利大軍一路行來沒有遭到多大的抵抗,暢行無阻。

短短五日間,李利派遣波才和李典二將各自率領一個千人輕騎收服了武威縣以南的所有縣城,並篩選守城兵士,重新整編成軍。

截止李利進入武威縣為止,已經接收守城縣兵近兩千人,剔除老弱病殘之後,盡得一千兩百餘名步卒。

武威縣縣衙。

賈穆疾步走進正堂,恭聲對李利稟報道:“稟主公,武威縣與其它各縣縣衙一樣,府庫空空如也,錢糧軍械全被人搬空了。而且······,以庫房中留下的痕跡來看,想必就是這兩天搬走的。”

儘管李利心裡早有準備,可是聽到賈穆的彙報後,仍舊難免心生怒意,眉頭微皺。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被人搬空的縣衙了。武威縣以南的所有縣衙府庫,悉數被搬空,如同被人洗劫了一般,一粒糧食、半塊生鐵都沒留下。

真是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