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4部分

然而張紘這番話並非出自本心,而是為了制止孫策拔劍動手,不得不說的一套說辭。實際上,他壓根不在意呂蒙的死活。正如他自己所說,呂蒙充其量不過是區區軍侯而已,豈能因他一人而連累整個江東軍?

所以張紘這番話明著恭維李利,實則意在勸說孫策不可衝動,萬萬不能因小失大,不能因為呂蒙這個愣頭青而置三萬江東軍於不顧。兩者相比,孰輕孰重一目瞭然。不得不承認,張紘此舉用心良苦,其人確有急智,隨機應變能力絕非常人可比,巧言令色之能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但是張紘做夢都不會想到,他這番說辭對李利毫無用處。不但無法改變李利的初衷,反而無意中透露了一些有用的資訊,促使李利臨時起意,萌生更大的念頭,並愈發篤定自己之前的判斷:“此番前來孫策大營算是來對了,大有可為呀!”

誠然,時下的吳下阿蒙(呂蒙)還是籍籍無名之輩,儼然是無足輕重的軍前小卒。孫策之所以怒而出手,並不是因為他器重呂蒙,而是寧折不彎的性格使然。在他眼裡,呂蒙就是個作戰勇猛的中低階將領,勇而無謀,且衝動魯莽,與他早年的脾氣十分相像,因此孫策才把呂蒙放在身邊。僅此而已。

可是孫策和張紘二人絕對想不到,李利極其看好呂蒙,說是賞識器重亦不為過。或許呂蒙此刻還是個目不識丁的熱血而魯莽之人,但他身上有著很多寶貴的優秀品質,其一忠誠,其二護主,其三不怕死。而且,呂蒙是個可塑性極強的人,或者說是個隱藏著巨大潛力之人。他現在之所以籍籍無名、衝動魯莽,那是因為他還沒有遇到真正器重他、欣賞他,並願意栽培他的人。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這句話可不是誰都能承受得起的,而這句話卻因呂蒙而來。由此可見,他的潛力多麼巨大,可塑性有多強。

而歷史上真正悉心栽培呂蒙的人,便是周瑜。若無周瑜,吳下阿蒙的命運恐怕和大多數江東中低階將領一樣,或戰死沙場或小有功名,一生都不會有大放異彩的那一天,泯然眾人矣。而周瑜培養出來的呂蒙到底有多強呢?他完成了周瑜一輩子都沒有實現的夢想,收復荊州,幹掉關羽,佔據長江北岸數以百計的城池。只可惜,功成名就之後,呂蒙卻做了替死鬼。孫權為了安撫痛失關羽的劉備,繼而對呂蒙痛下殺手,以致正值壯年的呂蒙暴斃而亡,對外宣稱癲癇猝死。

然而隨著李利強勢崛起,在他掌握自己命運的同時,無形中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眼下呂蒙就面臨著一生中最大的命運轉折,可是他自己卻對此毫無所知,渾然不察。

“子綱很會說話,句句在理。只可惜很多人都說我李利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難道子綱對此沒有耳聞嗎?”說完話後,李利笑眯眯地看著張紘,抬手輕輕一揮。身旁待命的李摯見狀後,將勒得喘不過氣卻仍在劇烈掙扎的呂蒙一巴掌拍暈過去,遂提著他交給金猊衛看管,既而翻身上馬,勒馬駐足在李利身後。

看到這一幕後,張紘啞口無言,遂對怒火滿腔的孫策輕輕搖頭。而孫策則是攥緊拳頭,骨節咯咯作響,僵著脖子雙眼茫然地看著巍峨高聳的潛山,好一會兒後緩緩低下頭,隨之鬆開拳頭,再次從張紘手裡接過驊騮馬的韁繩,牽馬走在前面,直奔中軍大帳走去。顯然,孫策再次屈服了,預設了李利扣押呂蒙之事,儼然放棄了失去知覺的吳下阿蒙。

中軍大帳。伴隨李利的到來,這座營帳隨即成為盟主帥帳,本應是孫策的主公寶座也隨之易主,而他則坐在帳下,與自己帳下將領以及西涼將領坐在一起,平起平坐,同殿為臣。

李利率軍進入大營不久,江東諸將相繼率軍返回。儘管他們極不歡迎李利及其麾下西涼軍的到來,卻對李利坐鎮中軍並不感到意外,也早已習慣了李利對他們發號施令。畢竟,不久之前他們就已在李利帳下聽候調令多時。

在攻打壽春城的二十多天裡和入城後的半個月,他們一直聽從李利的調遣。雖然他們都是被迫服從、虛以委蛇,卻不得不承認,李利極有威嚴,所下達的每項命令都是最合時宜的英明之舉,並沒有刻意刁難江東將領和江東軍。在這一點上,李利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統帥三軍的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對此江東將領打心眼裡服氣,認可他這位討袁聯盟的三軍主帥。

中軍帥帳裡,李利詳細詢問了目前戰況,而孫策和張紘等人也沒有隱瞞,將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對策據實稟報給他,可以說是有問必答,和盤托出。

“斷其水源?”聽到張紘的稟報後,李利沉吟一聲,輕輕捋著青須,若有所思的頷首道:“此法可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