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漬。而此時,關羽與桓飛廝殺還不到二十個回合,便被桓飛打得吐血。由此可見,李摯雖然沒有出手。卻比親自出手的威力還大。讓關羽吃盡了苦頭。
換言之,即使李摯和桓飛聯手出擊,只怕二十個回合之內也無法戰勝關羽。但現在,桓飛一人便將關羽打得守多攻少,狼狽不堪,並且還受了不輕的內傷。
而這正是桓飛和李摯二人長期相處之中形成的默契。彼此無須任何言語,一個眼神就能讓對方知道如何去做,配合起來極其嫻熟。一人衝鋒一人擾敵,相得益彰。戰果豐碩。
但是,倘若關羽徹底放棄提防李摯,那麼等待他的便是極其悲慘的下場。要知道,李摯的兵器絕對是世所罕見的奇門兵器,攻擊十分詭異,卻又威力巨大。一旦讓李摯找到機會出手,關羽未必擋得住李摯的飛練一擊;最為重要的是李摯手中有兩條兩丈多長的鑌鐵鎖鏈,一擊不中,緊跟著便是第二波攻擊,而後層層疊疊,猶如驚濤拍岸一般源源不絕。
而李摯此刻之所以遲遲不出手,並不是他不想出手,而是狹窄的山道讓他頗為顧忌,惟恐失手之下誤傷了西涼將士。是以他寧可暫不出手,也不願貿然出手之後失去控制,殃及無辜。
此外他在等李利的命令,跟隨李利這麼多年,他很瞭解李利的脾氣。像今日這般情形,李利必定親自出手,否則便難消心頭之恨。倘若這種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時間一長,李利就會變得十分暴戾。屆時,李利一怒,便有成百上千的人為此喪命、甚至更多,而這裡面並不侷限於敵人,西涼將領同樣也要跟著受苦、受罰,乃至丟掉性命。
“噗”一聲噴出一口血霧,關羽強忍許久的一口鮮血終是忍不住吐出來。但見吐血過後他那面如紅棗的臉頰瞬間變成絳紫色,尺餘長的美髯無風自動,渾身散發著凜冽煞氣。旋即,只見關羽再次迎接桓飛一錘之後,霍然縱身而起,手中青龍偃月刀揮舞成團,刀杆繞著他那壯碩的身軀旋轉,凌空一刀劈向桓飛。
“鐺!”砰然巨響之下,桓飛左手舉盾抵擋,右手長錘試圖趁機出手,給予關羽致命一錘。卻不料一擊之下,他竟然生生被關羽逼退數步,腳步零亂,以致右手長錘根本沒有機會出手,儼然被關羽一刀打亂了陣腳,無力反擊。
凌空一刀逼退桓飛,關羽並未就此罷手,反而趁勢猛攻。但見他單手持刀,揮舞如風,待逼近桓飛之際青龍偃月刀驟然在他後背上旋轉半圈,繼而落在右手上,而後雙手握刀,順勢揮舞旋轉不止的大刀,如旋風般劈向腳步零亂的桓飛。
“嘩嘩譁!”眼見關羽絕地反擊,化被動為主動,隱隱佔據上風,霎時一直徘徊在關羽身邊的李摯突然出手。一陣唰唰作響聲中,但見李摯縱身躍起,左手鎖鏈猝然拋擲飛出,與破空劈下的青龍偃月刀凌空碰撞。頃刻間,環環相扣的鏈環“咣咣”撞擊在青龍偃月刀的刀背上,致使關羽蓄力已久的旋風斬刀驟然受阻,並在鎖鏈的巨力撞擊下被迫停下疾奔的腳步,使得一記大殺招無疾而終,攻勢戛然而止。
霎時,硬生生被鎖鏈震退的關羽一臉駭然,神情愈發凝重,似乎沒有料到身形瘦高的李摯竟是身負神力,單憑鏈環撞擊便能將他關羽擊退,如此巨大的力量未免太過匪夷所思了!顯然,關羽是當局者迷,他忽略了李摯一直都沒有出手,而是蓄勢待發,雙臂力量已然蓄力多時,而今猝然出手,必定是雷霆萬鈞,勢不可擋。
再次陷入被動的關羽,長刀翻轉,刀刃閃爍,繞著迎面撲面的鎖鏈欺身而上,試圖靠近李摯,與之近身搏殺。恰在這時,但見李摯的右手鎖鏈奮力一甩,長長的鎖鏈貼著地面飛射襲來,霍然撲向關羽的膝蓋。
“賊子端是卑鄙至極!”赫然看到李摯的右手飛練鎖鏈朝自己的膝蓋打來,關羽臉色大變,厲聲怒斥,卻不得不縱身躍起,堪堪避開鎖鏈的襲擊。就在這時,剛剛被關羽擊退的桓飛捲土重來,腳下大步飛奔,既而縱身騰空而起,悍然擲出左手圓盾,砸向上躥下跳的關羽;旋即,但見騰出左手的桓飛雙手攥緊狼牙長錘,高高舉起大錘,傾盡全力,兇狠地砸向雙腳離地的關羽。
連環擊殺,雙雄合璧,這才是飛虎天鷹聯手之下最默契最強悍的合擊之術。
聯手禦敵之際,李摯手中的一對鎖鏈攻擊關羽的下盤,而桓飛擲出圓盾襲擾縱身騰空的關羽,而真正的雷霆一擊便是他雙手握錘的傾力一錘,儼如“五雷轟頂”。而這套雙雄聯手施展出來的合擊之術,喚作“天崩地裂”,之前從未示人,關羽是第一個嘗試這套合擊之術的“幸運兒”。
然而這套所謂“天崩地裂”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