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尚有餘力上陣廝殺。就在昨天中午。李利還親自上陣揮刀斬斷劉備一臂,並重創關羽,而後連續斬殺五十餘名黑衣扈從。神勇兇悍,無與匹敵。
然而僅隔一夜,他卻病倒了,病得人事不知。藥石無濟。眾多醫官均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一切來得太突然了,以至於眾將領頓感措手不及,根本不相信李利是突然發病。在西涼諸將心目中,李利就是不敗戰神的化身,無敵於天下。像這樣不可戰勝的戰神竟然會生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無稽之談?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一眾將領都親眼看到了,主公李利確實生病了。還病得不輕。是以眾將不禁深感懷疑,疑竇叢生,懷疑一切昨夜與自家主公接觸過的人,尤其是上黨郡守府內的所有官吏、侍女和扈從。甚至,在他們眼裡,大將軍府祭酒諸葛亮的嫌疑最大,因為昨天晚上正是他陪著李利徹夜飲酒,也是他將喝得酩酊大醉的主公送進寢室的。
因此眾將對諸葛亮意見極大,懷疑他從中搗鬼,蓄意謀害自家主公。所以當他們得知主公李利病倒之後,不禁對諸葛亮心存敵意,根本不給他好臉色。若不是心存顧忌,又沒有真憑實據,恐怕他們早就對諸葛亮動手了。
奈何這一切都只是猜測,僅限於懷疑,加上此刻李利還在昏迷之中,暫時沒有生命危險。因此眾將領暫時還能剋制情緒,寄希望於主公能夠醒過來,一切並非無法挽回。倘若李利真有不測,那麼他們此刻的懷疑便會轉化為實際行動,諸葛亮難辭其罪,其下場註定是極其悲慘的,必定要給李利殉葬。
當然了,一同殉葬的還有郡守府上下所有人,上至太守、下至雜役,一個都跑不了,因為郡守府已經被大軍團團包圍。李利活著,這些將士就是守衛郡守府的防衛力量;李利若有不測,那麼這些甲士便會揮舞屠刀殺光郡守府裡的所有人。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必然存在的事實。
須知,驍勇善戰的西涼軍團是李利一手組建發展起來的。儘管其前身是董卓麾下的西涼軍,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更迭,已然成為一支龐大的只聽命於李利的私軍。不論是主力戰營也好還是郡府兵也罷,九成以上的中高階將領都是李利親手提拔任命的,七成以上的將士都曾跟隨李利一起征戰。這樣一支軍隊,其忠誠度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李利活著,除了他,誰也掌控不了這支軍隊,更不可能從他手中奪走軍權。與之相對的是,一旦李利遭遇不測,這支軍隊就很有可能失去控制,從而造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如此以來,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幹的,其後果將無法預料。
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其源頭並非是個人崇拜,而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制度和文化教育使然。
“嘭!”一聲砰然巨響,將年僅三十六歲的李正鋒被炸飛出去,堙沒在濃煙滾滾的大火中,既而沉入冰冷刺骨的海底。生命終結的一瞬間,之前三十多年的記憶畫面悉數浮現在腦海裡,裡面記錄著他短暫的一身的經歷。
出身草根的他,儘管學習成績優異,卻只上了一年半高中便不得不輟學,家境窘迫,父母都是農民,家裡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和正在上學的弟弟妹妹。輟學三個月後他參軍入伍,生性堅韌、吃苦耐勞的秉性讓他在眾多戰友中脫穎而出,最終提幹留在了部隊。此後幾年,摸爬滾打,他成功進入了部隊首長的視線,踩著紅線火速躥升。與此同時,他還贏得美人歸,成了豪門贅婿,仕途愈發順暢,前途無量。
然而在許多不瞭解實情的同僚眼裡,他就是個吃軟飯的貨,攀上了高枝兒,麻雀搖身變鳳凰,為此受盡了奚落和白眼。可是誰又知道吃軟飯也需要真本事,尤其像他這樣根底清白的草根。若是沒有百倍的努力,沒有過人的本領,吃軟飯都輪不到他頭上。何況首長的眼界有多高絕非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如果得不到他的認可,焉能攀上高枝兒,更不可能抱得美人歸。
其實他根本沒有攀高枝的念頭,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活出個人樣來,能讓辛勤勞作大半輩子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們過上好日子。僅此而已。可是命運從來不受人的意志牽絆,在別人都以為他走在黃金大道上的時候,有誰知道他已是身不由己。自尊心飽受折磨,惟有不顧一切的繼續走下去,希望有一天能重新拿回屬於自己的尊嚴。
就因為這樣。他屢屢擔負最危險的任務,一則為自己正名,二則積累軍功,為日後的仕途夯實基礎。但是幸運不會永遠眷顧某一個人。一次兩次化險為夷讓他屢建奇功。卻不代表三次四次他還能平安無事。於是在他剛剛晉升團長的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