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便是西涼軍的中軍大纛,專屬於李利獨有的帥旗。是以陳宮篤定這支騎兵的統帥必定是李利本人,也是他陳宮在這徐州地界上唯一可以託付性命的親人。
沒錯,在陳宮心裡,他從未將李利看做西涼霸主或是天下第一諸侯,亦或叱吒風雲的天下兵馬大將軍,而是將他看做自己的手足兄弟,自己完全可以信賴的親人。這是昔日他第一次見到李利的時候便無端萌生的感覺,而隨著他唯一的妹妹陳鈺嫁給李利為妻,當初那份難以言表的親切感便演變為事實,成為一份彌足珍貴的親情。
多年以來,陳宮曾經一度很糾結,很迷茫,他不想借助裙帶關係投奔於李利麾下,從而被人恥笑,遭人詬病。他想要一展生平所學,向世人證明他陳宮絕非趨炎附勢之輩,無須藉助任何助力,亦可成就一番大事。為此他毅然離開西涼,捨棄了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祿,既而追隨飽受世人詬病的呂布奔走於中原各州,傾盡全力輔佐呂布成就一番霸業。他之所以選擇輔佐呂布。是因為呂布有勇無謀,能讓他一展所長,並願意聽從他的謀劃和安排。
事實證明他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呂布輾轉中原各州,雖然最初一度寄人籬下,卻終究風生水起,佔據了兗州。兗州兵敗後,陳宮並不氣餒,鼓勵呂布重新振作起來,有朝一日必定能夠捲土重來。東山再起。果不其然,在宛城爭奪天子和百官的紛爭之中,劉備遭了袁術的算計。讓陳宮看到奪取徐州的絕佳時機。此後的事情正如他所料,劉備受挫,呂布趁機攻取徐州,鳩佔鵲巢。成為割據徐州的一方諸侯。
至此。陳宮的才能和謀略展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天下間屈指可數的頂級謀主,被世人稱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徐州軍師,令各方諸侯為之側目,對呂布驚羨不已。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陳宮躊躇滿志之時,正欲再助呂布發展壯大之際,他們這對文武合璧的組合卻走到了盡頭。隨著徐州局勢日益穩固。呂布桀驁不馴的秉性再度顯現出來,不願再受陳宮的擺佈。言不聽計不從,由此兩人之前親密無間的情誼出現裂隙。並且,伴隨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矛盾叢生,愈演愈烈,繼而演變為無法調和的對立局面。
這其中雖有陳珪、陳登父子伺機挑唆之功,卻並非矛盾的主要源頭,呂布和陳宮之間反目成仇的源頭還在陳宮身上。
一直以來,陳宮對待呂布猶如長輩對待後輩一般,耳提面命,出言無忌,完全按照他的意願指揮呂布行事,說是隨意擺佈亦不為過。或許陳宮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從來都沒有真正將呂布視作主公,更沒有半點為人臣子的覺悟。在他和呂布相處的這麼多年裡,他從未尊稱呂布為主公,動輒直呼其名,人前人後都是奉先應當這樣、奉先應該那樣,甚至於多次直言不諱地當眾指責呂布的不是,讓呂布在眾目睽睽之下顏面無光,惱怒不已。
像這樣別具一格的主臣關係實在是亙古未見。是以呂布之前鬱郁不得志之時還能忍受陳宮的剛而犯上,出言無忌,但是等到呂布真正割據一方、列土封疆之後,他斷然無法陳宮的據高姿態。如此以來,他們這對文武合璧的主臣註定無法長久,可以同患難卻不能共富貴,分道揚鑣實屬必然,反目成仇亦在情喇中。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呂布佔據徐州之時,便已無法忍受陳宮的耳提面命,因此他經常躲著陳宮,避而不見,儼然是眼不見心不煩。如果不是因為陳宮身後還有一個貴為天下第一霸主的妹夫(李利),從而讓呂布頗為忌憚的話,恐怕呂布早已趕走陳宮,甚至有可能直接將其斬殺。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呂布的刻意疏遠讓陳宮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奈何矛盾已然存在,即便他有心補救亦是為時已晚。
於是淮南之戰結束後,陳宮從李利手裡討得一大筆錢糧輜重,再次讓呂布意識到他陳宮的重要性。殊不知這筆財富便是為了陳宮謀劃此次反叛贏得時間,亦是他招攬呂布帳下部將的資本。
近半年來,陳宮刻意躲著呂布,而呂布反倒樂見其成,根本沒有察覺到陳宮正在暗中積蓄力量,籌備一舉奪取下邳城的計劃。直到今夜狂風暴雨突然襲來,陳宮率領大軍一舉攻佔下邳北門,呂布才幡然醒悟,後悔之前沒有儘早除掉陳宮。
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李利率領大軍冒雨趕到北門,呂布徹底失去了除掉陳宮的機會。不僅如此,李利大軍的到來還預示著下邳城陷落之勢已然無法挽回,而這一切全拜陳宮所賜。當年他一手扶持呂布發展壯大,而今又親手摧毀了一切,可謂是成也公臺敗也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