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線之際,李利率領大軍及時趕到,從而將他們從呂布大軍的屠刀下生生拉了回來。
第099章 宿命對手
相對於這些死裡逃生的將士,韓暹、陳蘭和楊奉三人無疑是極其不幸的。
尤其是韓暹和楊奉,他們為了這一刻李利大軍的到來,多年來一直徘徊在各方勢力之中,承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辛酸與煎熬。而今他們好不容易熬過來了,卻在即將看到勝利曙光的前一刻,殞命當場。
就差這麼一點時間,前後不過半盞茶的工夫。
只要撐過這段時間,韓暹和楊奉二人就能活下去,而且還會活得很好,可以得到他們曾經夢寐以求的一切。只可惜他們一度以為榮華富貴近在咫尺,卻又偏偏與之擦肩而過,註定是有緣無分。是以他們二人是極其不幸的,命運多舛,說是悲催亦不為過。
“嗵嗵嗵!”
忽然,呂布大軍身後響起窸窸窣窣的腳步聲,步履急促而凌亂,聲響斑雜,越來越響亮。
勒馬陣前的呂布聞聲回頭,霍然看見跟隨自己出城的徐州文官和縉紳們忙不失迭的驚慌後退,頭也不回地退入城門,而隨行出城的數百輛滿載金銀細軟的馬車已然無聲無息地退回城中。看到這一幕之後,呂布頓時滿腔憤慨,臉色鐵青鐵青的,氣得咬牙切齒,惱怒不已。
最人深感無奈的是,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世家縉紳們臨陣退縮,呂布卻對此無可奈何,只能生生嚥下這口氣,憤憤不平的扭頭轉身,再次面對四百步開外的西涼鐵騎。
在數千支火把的照耀下。呂布清晰看到對面的西涼鐵騎人數眾多。儘管大多數騎兵都隱藏在夜幕之下,看不端詳,但是憑藉久經戰陣的豐富閱歷。呂布仍舊能夠估量出西涼鐵騎的大致兵力,眼前這支西涼鐵騎保守估計應該不少於三四萬戰騎。
眼見於此,呂布不禁疑心大起,甚為疑惑不解,暗自嘀咕:“李賊為何還有如此龐大的戰騎?難道李賊慘敗於鄴城的訊息不確,純屬以訛傳訛不成?”
的確,從呂布之前得到的細作探報上看。冀州一戰中李利麾下兵馬損失慘重,四路兵馬悉數落敗。並且是前所未有的大敗。據悉,李利在冀州一役中先後出動了八個戰騎營,分別是:張遼所部武威營、趙雲所部無雙鐵騎、張燕帳下飛燕輕騎、典韋所部虎賁營、桓飛率領的飛熊營、許褚帳下青龍營、公孫瓚帳下幽州營和李利的親衛軍金猊衛。而李利麾下原有九支戰騎,幽州營是近期新組建的騎兵營。是以共有十個戰騎營。
冀州一役,李利麾下八支戰騎悉數遭遇重創,其中以幽州營、虎賁營、青龍營和飛熊營四支戰騎傷亡最大,兵馬折損大半,近乎折損殆盡。而另外四支騎兵同樣傷亡慘重,兵馬折損近半,已然傷筋動骨,無力再戰。至此,冀州一戰之後。李利麾下五十萬大軍折損過半,主力戰營傷亡巨大,超過一半的戰騎盡沒於一役。實力大損,戰鬥力急劇下降,聲勢大不如前,再不復昔日之強盛。
由此呂布便以為李利麾下西涼鐵騎已無力再戰,十幾萬戰騎的慘重傷亡和十幾萬步軍的巨大損失,讓西涼軍兩年之內都難以恢復元氣。正是因為這樣。呂布才會接受曹操的饋贈,願意暗中與之結盟。聯手抗擊李利,自保之餘便可安安穩穩的坐鎮徐州,自在逍遙。
所以呂布此刻見到李利麾下竟然還有如此眾多的西涼鐵騎之時,不免疑竇叢生,大為不解,便以為之前得到的訊息全是假的,鄴城慘敗後李利並沒有大傷元氣,所謂的慘遭重創亦是訛傳,不足為信。
事實上,呂布得到的訊息十分準確,冀州一戰確實讓李利麾下參與冀州之戰的西涼軍損失慘重,兵力折損過半,實實在在的傷筋動骨,大傷元氣,實力急劇下降,大不如前。然而呂布忽略了一些極其關鍵的因素,近兩年來李利先後率部東征幽州和南征淮南,盡得公孫瓚和袁術兩大勢力的近二十萬大軍,總兵力早已不再是司隸大戰之後的五十萬大軍,而是多達七十萬兵馬。
冀州一役,西涼軍遭遇慘敗,八支戰騎共計二十餘萬騎兵折損過半,傷亡慘重。但是這些戰騎營並未全軍覆沒,除了幽州營自主將統領公孫瓚以下近乎全軍覆沒之外,其他各營主力仍在,而能夠倖存下來的全是優中選優的百戰精兵。最為重要的是,除了戰騎營之外,參與冀州之戰的步軍幾乎全是幽州公孫瓚和淮南袁術帳下的降兵。
是以冀州慘敗之中西涼鐵騎確實是遭遇重創,一舉削弱了西涼軍三分之一的戰鬥力,但是這些損失還不足以動搖李利的根基。畢竟他長期穩居天下第一諸侯的霸主地位,其實力之雄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