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2部分

乎是他能夠調動的所有兵馬,只留下四萬兵馬留守兗州各郡。可以說曹操此次出征青州近乎是孤注一擲,完全將自己的大後方丟給西涼軍,一旦西涼軍突然襲擊,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一舉奪下兗州。

這又是一場豪賭,曹操就是賭李利不會背棄盟約,突然對他下手。而這樣的豪賭於曹操而言早已不是第一次,準確地說應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他兗州根基被呂布所奪,身陷絕境之時他毅然決定參與中原會盟,與袁紹等諸侯聯手討伐西涼李利。

第二次豪賭便是婁底原之戰。當時曹操慘遭重挫,兗州根基又被呂布侵佔,手中可用之兵全部加起來不到五萬,而且錢糧緊缺、軍械匱乏,近乎一無所有,真正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一旦司隸大戰結束,天下就不會再有他曹操這路諸侯了,除了兵敗身亡或寄人籬下之外,他已無路可走。逼不得已,曹操悍然決定與自己的仇敵李利暗中結盟,以出賣盟軍情報和諸侯盟友為代價,謀取生存空間,伺機發展壯大自身實力。幸運的是他最終賭贏了,不僅實力恢復如初,還額外得到大批糧草輜重,讓他有能力迅速反攻呂布,重新奪回兗州。

時隔三年,曹操再一次大膽決策,孤注一擲謀取青州,這是他第三次豪賭。這並不說他喜歡冒險,而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如此;沒有孤注一擲的豪氣,他便無法獲得擴張地盤、壯大實力的機會。

天下局勢發展到今天,漢室傾覆、劉協猝死,自此皇統斷絕,此後便是各鎮諸侯的天下。而他曹操置身於冀州袁紹和西涼李利兩大諸侯霸主之間,無論兩位霸主誰想稱霸中原,都必將對他下手,而他所面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臣服要麼滅亡,除此別無選擇。

除此之外,兗州周邊的州郡也極其有限,而且處境堪憂。北面是冀州袁紹,西邊是西涼李利。南面是徐州呂布和袁術所佔據的豫州,東邊是袁紹治下的青州。原本曹操打算攻打徐州、剷除呂布,而後圖謀豫州。佔據淮南,由此便可與西涼李利分庭抗禮,擁有正面對抗西涼軍的實力。可是這個長遠戰略面臨很大風險,直接對他威脅的諸侯便是冀州袁紹和佔據中原腹地司隸的西涼李利,只要這兩人中的任何一人摻合進去,他的戰略意圖便宣告失敗,還將面臨滅頂之災。

正是基於這種顧慮。曹操奪回兗州之後遲遲不敢輕動,猶豫不決,始終不敢輕易邁出擴張的步伐。

隨著李利發出討賊檄文、號令各鎮諸侯討伐二袁。曹操當即意識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在此之前,他率兵南下征討徐州面臨很大危險,但北上冀州或攻打青州的危險就小多了。因為這是他搬掉壓在自己頭上的兩座大山的絕好機會。只要打敗冀州袁紹,他便消除了後顧之憂。將身後的大山扳倒。他才能壯大自身實力,從而擁有與西涼李利對抗的實力。否則,他一直被兩大諸侯夾在中間,在夾縫之中求生存,早晚都將滅亡。只有扳倒一位諸侯,他才有生存空間,才有機會發展壯大,繼而與另一位諸侯一較高下。

所以曹操深思熟慮之後孤注一擲。奮力一搏,傾盡全力攻打青州。試圖從袁紹手裡奪取一州之地。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憧憬著一口吞下袁紹的勢力;倘能如此,那他便有與李利正面對抗的實力。別看李利眼下實力強大,若是讓他曹操完全佔據了青州、冀州和兗州三州之地,那麼最終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討袁之戰至今已有數月之久,曹操起初還擔心李利有可能背棄盟約,出兵偷襲兗州,但現在他漸漸放心了。現如今,李利屯兵司隸,張遼率領二十萬大軍經幷州東進,協助幽州公孫瓚攻打冀州。如此一來,李利手中可用之兵便不多了。儘管李利擁兵五十萬之眾,可他還有四州之地需要屯兵駐守,調動二十萬大軍東征之後,李利麾下兵馬便捉襟見肘了,再無可用之兵。由此曹操也就安全了,可以放開手腳攻打青州,力爭年底拿下青州全境,而後再行圖謀冀州。

此外,曹操之所以有信心年底拿下青州,是因為坐鎮冀州的袁紹如今正被屯兵河內的周瑜大軍牽制著,令他無暇它顧。這就給曹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讓他可以毫無顧忌地猛攻青州,打得袁譚一敗再敗,連續丟城失地。

青州戰事告急,岌岌可危,讓坐鎮冀州的袁紹無法淡定,有心出兵馳援袁譚,卻又擔心屯兵河內的西涼軍突然襲擊。對於袁紹而言,河內郡確實是個要命的地方。當初他千方百計的拉攏河內張揚,其目的便是為了佔據黃河天塹,藉此抵禦西涼軍。卻不料司隸大戰中他一敗塗地,不但沒有打敗李利,反而還把河內郡給丟了。以至於,眼下週瑜大軍屯兵河內,雖是按兵不動,卻仍然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