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7部分

這無疑是故意羞辱他。這讓馬忠甚為惱怒,當即陰沉著臉,語氣不善地道:“在下不知道大將軍到底想說什麼,但在下可以肯定地回答大將軍,在下就是馬忠,字仲武,河東人士。”臨末,馬忠又補充道:“這同樣是第三遍回答大將軍的疑問,還請大將軍切莫明知故問。”

李利微笑搖頭,不以為然道:“崔琰稱先生為百年不遇之奇才,先生豈不知明知故問才有問的必要?否則,我西涼軍中像先生這樣的刀筆小吏何其之多,孤為何不問別人,獨問先生一人?先生既有大才,又有刺史舉薦,為何不來本公帳下,卻捨近求遠在公明帳下出仕。對此,先生何以教我?”

的確,據徐晃所說,馬忠是兩個月前經幷州刺史崔琰舉薦出仕的。而最近四個多月裡,李利一直都在幷州,既然是州刺史親自舉薦,為何不把馬忠舉薦給李利,反而投在徐晃帳下擔任小吏。顯然,這是馬忠故意為之;否則,崔琰貴為幷州刺史,他向李利舉薦賢才根本不是難事,甚至可以說是份內之事。

由刺史舉薦本是一條出仕的捷徑,可以讓被舉薦之人輕輕鬆鬆地走上一條通天大道,為何馬忠卻要反其道而行之,捨棄李利這棵大樹,而在徐晃帳下出仕呢?此舉著實令人起疑,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別有用心,或者說他根本無意於仕途,純粹是另有企圖,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今這件事被抖落出來,徐晃無疑是被其連累,成了馬忠圖謀不軌的同謀或幫兇。

面對李利的質問,馬忠沉默不語,當即避開李利咄咄逼人的目光。撇頭的一瞬間,他的眉宇間浮現一抹凝重,眼底充斥著深深的憂慮。

眼看馬忠無言以對,站在他身旁的徐晃怒聲呵斥道“大膽馬忠,主公面前豈容你這廝驕橫放肆!徐某奉勸你一句,此刻主公詢問於你,你最好從實招來,這是你最後的機會。如若不然,某便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顯然,徐晃急眼了。此前他對馬忠甚為器重,認為自己撿到寶了,有這樣一個既是主簿又是幕僚的文士跟在身邊,無疑是如虎添翼。因此徐晃從沒懷疑過馬忠的身份,就連今日赴宴都是他破例帶馬忠來的,想讓他藉此機會見見主公李利,與軍中將領混個臉熟;否則,此次赴宴的將領哪個不是官秩千石以上的將軍,以馬忠的官秩根本沒有資格赴宴。

可是徐晃萬萬沒想到,馬忠投奔他帳下居然動機不純,別有用心。最糟糕的是,當堂被主公李利一眼識破,三言兩語就掀開了馬忠巧言欺詐的事實。馬忠居心叵測也就罷了,偏偏還將他徐晃牽連進去,這讓他如何能不生氣,如何還能保持沉默?若不是主公李利對馬忠還算客氣,讓徐晃意識到馬忠來頭不小,否則他早就大打出手,打得馬忠滿地找牙,讓他嚐嚐欺騙徐某人是什麼下場。

看到徐晃惱羞成怒,馬忠倒也光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道:“大將軍懷疑在下的身份也就罷了,居然連公明將軍也信不過在下。既如此,在下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語罷,馬忠昂首挺胸,儼然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這一幕,讓站在門口的諸將看得一陣茫然,尤其是馬忠筆挺的背影竟然透著幾分寂寥與悲涼,令諸將不免動了惻隱之心,多多少少都有些同情馬忠,畢竟剛才大家還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轉眼間就變成生死離別了。事情轉變得太快,諸將有些跟不上思路,到現在還懵懵懂懂的沒弄清楚情況呢。

第一時間察覺到諸將的神情變化,李利微微搖頭,暗歎這些將領都是有情有義的漢子,同情弱者是他們的本能,可是他們絕對不會想到,眼前這位“視死如歸”的馬忠絕非弱者,而是流芳百世的“忍者神龜”,真正的吃人不吐骨頭的餓狼。

“孤只問三個問題,先生據實作答便罷,若有半句隱瞞,孤不介意成全你!”

第206章 死衚衕

馬忠的惺惺作態讓李利甚感不屑,沉聲道:“孤只問三個問題,先生據實作答便罷,若有半句隱瞞,孤不介意成全你!”

一句殺機凜然的話語聽得諸將神色大變,齊刷刷地將目光聚焦在馬忠身上,或同情或疑惑或憐憫,眼神很複雜,但最終都表達出一個意思:我等愛莫能助,你自求多福吧。

誠然,此刻站在大堂門口的將領雖然秉性正直,好打抱不平,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都是有勇無謀的莽夫。恰恰相反,這些身經百戰的將領都是經過血與火反覆淬鍊的軍士,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勇士,亦是頭腦聰穎之輩,否則他們決計活不到現在,更不可能出人頭地,拜將封侯。

剛才李利、徐晃和馬忠之間的對話,讓他們聽出一些端倪,也從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