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而來。而落入水中的李利反應速度絲毫不遜於甘寧,身形翻轉將全身阻力降到最小,既而緊握竹竿在手,與甘寧迎面對沖。
第536章大江遊鬥屬誰雄
喀喀喀!
六環大刀鋒利無比,迎著竹篙揮砍而去,瞬間破開竹竿,試圖將一丈六尺長的竹竿劈成兩半。
一丈一,一丈,八尺,六尺。
當竹竿被大刀居中劈至六尺之際,李利驟然身形翻轉,手中竹竿順勢扭曲,使得甘寧勢如破竹之勢戛然而止,身形為之一頓,大刀被卷在竹竿之中,一時無法抽刀出來。
霎時,竹竿捲曲鉗制住大刀,而李利和甘寧二人幾乎同一時間做出同樣的動作。但見他們二人瞬間翻轉身形,身體蜷縮收攏,既而上身後仰,兩腳破水踢來。
“嘭嘭嘭!”
置身水下的兩人同時仰身腳踢,腳掌對腳掌互不退讓,生生攪得水面上浪花翻滾,聲響被水域吞噬消化,以至水面上眾人根本聽不到水下劇烈的碰擊聲。
拳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
水下搏鬥不比陸地,身形速度和力量受到極大限制,攻擊越兇猛、速度越快,水流阻力越大。如此以來,長兵器自然要比短兵器佔優勢,雙腿自然比拳頭更具攻擊力。因為它有長度,後發先至,可以不用接觸對方身體就能打擊對手。
不過水下仰身腳踹,卻是對自身水性的巨大考驗。
水裡仰身,水流就會衝進鼻孔,最容易讓人嗆水,既而頭昏腦脹,迫使人無法繼續停留在水下。正因如此,水性一般或不好之人往往更擅長用雙手搏鬥,這樣容易保持身體平衡,可以儘量在水下多滯留一些時間。
一陣雙腳橫踢之中,李利和甘寧誰也沒有佔到便宜,勢均力敵。旋即二人身體衝撞到一起,拳打肘擊,仍是毫不遜色,不分高下。
兩人都是精通水性的水鬼,更是擅長近身搏殺的高手,誰也甭想乍一出手便搶得先機。
“嘭!”近身搏鬥中。李利突然鬆開竹竿,騰出手來一把抓住甘寧握刀的右手手腕。甘寧沒有料到李利有勇氣放棄手中的武器,頓時右臂驟然失重,身體迅速下沉。而緊緊攥住甘寧右手腕的李利,則順勢撲身而上,生生扭轉甘寧的右手,迫使他右手吃痛不住鬆開五指,手中大刀隨之失落。
不過甘寧卻在大刀脫手的一瞬間,身體處於下風之際,抬腿肘擊李利的下腹。連續三擊無一落空。正當他以為李利吃痛鬆手之際。不料李利緊攥著他雙手的右手驟然鬆手。隨手一拳砸中他的下頜。
頓時間,甘寧腦袋發懵,雙眼冒金星,劇痛不已。無聲痛叫。結果,一張口便是幾口江水洶湧而入,嗆得甘寧眼淚鼻涕橫流。不過這一幕卻無人得見,因為這裡是水下。而始作俑者李利非但無心留意甘寧作何反應,反倒趁著甘寧劇痛難忍之際,一拳接著一拳,好一通猛打亂砸,沒有明確目標,打哪算哪。反正拳拳都打在甘寧身上。
吃痛不已的甘寧,連遭拳擊之後同樣是兇性大發,奮力一搏。但見他一頭撞在李利左耳上,既而趁著李利腦袋發矇之際,奮力掙脫手臂。脫離李利的鉗制,飛快划水逃走。
一不留神讓甘寧逃走的李利,搖搖嗡嗡作響的腦袋,隨之緊隨甘寧之後遊向水面。
嘩嘩譁!
水浪翻滾之中,李利從水下潛到渡船一側縱身跳上甲板,意外發現錦帆扈從居然沒有趁勢攻擊,反而仍舊圍著渡船周圍,圍而不攻。
“主公!”
“兄長無恙?”
看到李利躍上渡船,周瑜和魯肅二人疾步迎上來,關切詢問。
“不用替我擔心,沒事兒!”李利隨手揉揉仍舊嗡嗡轟鳴的左耳朵,故作輕鬆的微笑說道。
隨即他冷聲問道:“可曾看見甘寧賊子的蹤跡?”
眼見李利並無大礙,渾身上下也沒有傷口,周瑜和魯肅頓時鬆了口氣。
緊接著,魯肅扭頭看著三十米開外的另一艘渡船,說道:“賊首甘寧就在後面渡船上,僅比兄長早上來一會兒。不過他好像受傷了,上船後就被扈從抬進船艙之中,至今沒有現身出來。”
“受傷?”李利沉吟一聲,點頭說道:“他的傷勢不重,是這片江水救了他。若在岸上,他現在就不是受傷這麼簡單,即便不死也活不了多久!”
“呼”說完話後,李利長出一口氣,這時才感覺小腹陣陣作痛。剛才甘寧打在小腹的那幾下,同樣劇痛無比,不過他咬牙強忍著沒有表現出來。恰恰是他這一番強忍劇痛,讓他找到機會重創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