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的小諸侯,例如河內張揚、漢中張魯和幷州白波賊等與我西涼接壤的勢力,再想夾縫中求存就沒那麼容易了。”
說話之中,郭嘉欣然而笑,接聲說道:“至於天下諸侯將與我西涼軍為敵之事,縱然主公沒有顯露心跡,他們也不會與我們為友,仍然視我等為敵。既是如此,我等何必顧忌他們,始終都是敵人,索性擺明陣勢,一較高下。這樣以來,反倒不受牽絆,一切但憑實力,孰強孰弱,江山誰屬,沙場見分曉!”
“奉孝所言甚是。”周瑜對郭嘉這番話深為贊同,點頭說道:“我西涼軍實力強大,原本就是天下諸侯之首,他們自然不會與我等結盟為友,時刻提防著我們,處處針對主公。今日主公顯露心跡,只要沒有立即廢黜天子,登基稱帝,自然能夠安撫一部分心向大漢的百姓。隨著我軍將來一步步蠶食天下各州各郡,其實就是教化人心的過程,百姓們自然而然歸附主公,到那時一切都將水到渠成。
因此,我十分贊成奉孝之言。與其藏頭露尾遮遮掩掩奉天子以令不臣,不如及早擺明心跡和立場,以免給天下黎民留下錯覺,誤以為主公先忠後叛,這樣反倒令人難以心服,沒有歸屬感。不過凡事有利有弊。今日之事過後,我西涼軍所面對的局勢將愈發惡劣,壓力巨大。所幸我西涼三州之地不比中原州郡,佔據虎踞龍盤之地,關隘天險不可計數,縱然一時難以平定天下,卻也不會輕易被諸侯所滅。倚仗天險雄關,我們一步步蠶食中原,早晚一統天下!”
聽著郭嘉和周瑜二人的一番話,魯肅不禁連連點頭。顧慮隨之淡去。心胸赫然開朗起來。
隨之魯肅微笑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誠如二位所言,我西涼之前就是孤立的存在,沒有盟友,也沒有可以借用的助力。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既是如此,那我們有沒有不軌之心其實都無關緊要,關鍵還在於我們自身實力是否強大。幾天前,主公將此事交由我等三人決斷,當真讓我們好生為難,好在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不離不棄支援主公,但凡對主公有利的事情,我等義無反顧,支援到底!”
話音稍頓。魯肅收斂笑容,沉聲道:“既然我等已經決定無條件支援主公,那麼接下來我們身上的擔子就重了。擺在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幹淨利落地剿滅於夫羅大軍。此戰若勝,其效應之大難以估量;若是戰敗,那對於主公和我西涼軍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士氣必然受挫,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人心也將隨之鬆散開來。這件事情,我們三人這兩天好生思量一下,爭取能拿出一個好策略,助主公儘快剿滅蠻軍!”
“子敬所言極是。”周瑜和郭嘉聞言後,欣然點頭應允。
“恭迎衛將軍歸來!”
東門十里外的官道上,以大司馬李傕為首的文武百官列隊相迎,待李利策馬臨近時,眾人躬身揖手行禮。
“籲”
提韁勒馬,李利飛身下馬,快步扶起李傕,俯身輕聲道:“叔父盡心戮力相助侄兒,實在令小侄感動,此恩此情容日後再報。”
“文昌不必如此。”李傕當即起身,低聲說道:“叔父雖然貪戀權勢,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糊塗。叔侄一家親,血脈相通,但凡對文昌有利的事情,叔父絕不含糊,一定盡心盡力去做,光耀我李家門楣!”
說罷話後,李傕走到驊騮馬旁邊,手提韁繩,朗聲道:“天子御賜鑾駕迎接衛將軍,請將軍乘鑾駕回城,老臣願為將軍牽馬綴蹬,牽馬進城!”
李利聞聲愕然,卻見天子鑾駕已然靜候一旁,聽到李傕命令後,鑾駕緩緩駛來,確是一輛四馬御駕,隨行還有一眾天子儀仗。
眼見於此,李利面朝東門方向躬身一禮,遙拜天子,隨即大步登上鑾駕,對百官朗聲說道:“有勞諸位相迎,免禮起身,隨本將軍回城面聖。起行!”
隨著李利手扶鑾駕抬手一揮,文武百官紛紛起身退到兩旁,待鑾駕透過後,跟在後面徐徐前行。
這時,跟在後面的近衛軍統領李摯大手一揮,厲聲道:“七十二勇士聽令,合併車駕,揭幕!”
“嘭嘭嘭!”
緊隨李摯一聲令下,但見周瑜和二喬乘坐的馬車後面,十餘輛蓋著黑布的馬車應聲而動,七十二名高大健壯的甲士動作嫻熟地套上八匹駿馬,將十二輛早已準備妥當的馬車以橫木門栓套接在一起。隨即,由八匹駿馬拖動這輛超大的馬車,七十二名勇士護持周圍,推車前行。待馬車緩緩而行之後,金猊衛副統領張遼策馬上前,逐一揭開黑布,將毒龍龐大的身軀呈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