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廝殺仍在繼續,並不會因為幾聲鳴金聲而放下兵戈,歇兵休戰。
金猊衛和虎賁營之間的浴血拼殺只是偌大戰場的一角,兩軍二十餘萬的捉對廝殺,可謂是處處刀光劍影。血染長空。
兵戈之下,生命顯得何其脆弱,鮮血染紅大地,血腥瀰漫夜空。
戰爭就是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回殤,血肉之軀的讚歌。
“噠噠噠!”
當兩軍將士沉浸在血腥當中怔怔失神之時,李利駕馭著金猊獸王緩緩而行,四蹄輕踏聲在這一刻顯得尤為清脆響亮。
金猊獸王從密密麻麻的西涼戰騎中間穿行而過,李利策馬踏上西涼中軍高臺,行至王方身前,緩緩回馬轉身,高舉金猊戰刀,厲聲暴喝道:“兩軍將士聽令,列隊收兵!”
“吼”
金猊獸王極具靈性。正當李利話音方落之際。它前蹄騰空人立而起。仰頭長嘯。
霎時,巨大的獸吼聲響徹八方,震盪四野。在夜空中激盪轟鳴,回聲悠長。
“吼!吼!吼吼!”
“嘭嘭嘭!主公威武”
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後,數萬武威軍將士高舉兵器放聲嘶吼,兵器舉起又放下,震得大地為之顫抖,轟隆聲直衝雲霄。
“諾、諾、諾”
而呆若木雞的西涼軍將士,經過短暫的懵懂迷茫之後,在各自領兵將領的起頭帶動下,應諾聲轟然而起,此起彼伏。最終匯成整齊的一句話:“謹遵主公號令!”
一個時辰後,兩軍倖存下來的將士,在武威中軍將臺前的荒野上聚集,重新列陣。
東邊是武威軍,西邊是西涼軍。
兩邊各自排成三塊方陣,兩軍將領戰在最前方,騎兵居中,步軍居左,輜重兵、投石車和車弩陣等將士居右。
兩軍組成六個方陣,近二十萬大軍齊聚將臺之下,上萬只火把將這方圓十餘里荒野照得恍如白晝,堪與皓月爭輝。
近二十萬人,沒錯,而今站在將臺之下的兵馬只有不到二十萬人。
這是西涼軍和武威軍加在一起之後的兵馬人數總和。
一場惡戰之下,西涼中軍李傕麾下步騎算在一起僅剩五萬多人,兩翼敗軍還有三萬餘人,合計不到九萬兵馬。原本西涼軍擁兵十七萬,除了兩三萬潰散逃逸的兵士,而今就剩下這九萬步騎了。也就是說,西涼軍在此戰之中,至少死傷五萬之眾。
相比西涼軍,武威軍將士的死傷數目與西涼軍相差無幾,大戰中沒有落得任何好處。因為鏖戰至今,武威軍始終沒有出現大範圍的潰逃現象。而恰恰是因為武威全軍死戰不退,浴血廝殺,才使得將士傷亡慘重,步軍死傷最多。
武威中軍原有八萬之眾,加上金牯所部七千餘輜重兵,約九萬人,一戰之下,中軍全部人馬加在一起只有不足四萬人。僅中軍一部,就傷亡五萬兵馬,這個數目就與西涼軍的傷亡總數持平。
所幸武威鐵騎傷亡不大,開戰時共有六萬戰騎,如今大戰結束,武威鐵騎還有將近五萬之眾,近乎戰力未損,實力猶存。
單憑兩軍現有兵馬的數量而言,兩軍仍然勢均力敵,兵力不相上下。但這只是表象,實際上,如今西涼軍已經真正被武威軍打殘了。尤其是西涼將領死傷慘重,原有五大實力派將領:李傕、郭汜、段煨、張濟和樊稠,如今只剩下李傕一人,其他四人非死即傷。二線將領倒是傷亡不大,李蒙、王方、郭猛等人都還在,即便身上有傷,也無大礙。
兩相對比之下,武威將領死傷不多,普通將領的死亡情況暫時不得而知,主要將領卻是無一陣亡。其間,楊定或許是此戰之中唯一受重創的主要將領,不過他在大戰開始前便被轉移出去了,性命無虞。
九尺將臺上。
此時插著兩杆戰旗,武威軍和西涼軍帥旗並排豎立,迎著晚風高高飄揚。
只不過這裡是武威軍的中軍高臺,西涼軍帥旗插在這裡,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即便是不識字的普通將士,隨便看一眼就知道西涼軍戰敗了。
戰旗下,此時只有三人站在高臺上,居高臨下俯視著十八萬西涼將士;他們是:李利、李傕和賈詡。
“李傕將軍,除了傷兵之外。兩軍將士已經聚齊了。”將臺上,眼見主公李利正低頭對李摯說話,賈詡輕步走到李傕身後,低聲提醒道。
李傕聞言微微頷首。臉上的表情卻極為苦澀,臉頰漲紅,眼神十分陰沉,顯得有些難以啟齒。他當然知道賈詡的言外之意,無非是提醒他李傕當眾宣佈西涼軍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