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拍公孫瓚馬屁,使得極好顏面的公孫瓚十分受用,心情愉悅。恰恰是關靖素來機靈過人,說話也十分中聽,才讓公孫瓚特別賞識他,既而委以重任,高居長史之職。
待關靖說完話後,公孫瓚長子公孫續微微點頭,十分乾脆說道:“三叔和長史二人言之有理,孩兒也是這麼想的。”
這時,去歲出賣劉虞軍事計劃的公孫紀開口說道:“屬下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幷州眼下盜寇橫行,還有很多黑山賊滯留在幷州境內,因此袁紹攻打併州的時機尚不成熟。”
一語至此,公孫紀突然臉色大變,驚呼道:“難道、、、難道袁紹想率兵攻打司隸?這可是大將軍李利的地盤,沿河兩岸駐紮著將近十萬西涼大軍,難道袁紹狂妄到能夠打敗西涼軍不成?”
ps:
五月最後四小時求月票,求月票,多謝!
求月票!求月票!
端午節快樂!
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
第572章太聰明自作自受
“並非不可能,這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是袁本初不敢做的?”
公孫瓚聞言後,若有所思地沉吟道。
關靖聞聲色變,眼神飄忽,臉上掛著顯而易見的膽小怯弱神色。
這就是關靖的本色,除擅長阿諛奉承之外,便是膽小怕事。
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公孫瓚的信任,破格提拔為長史,就是源於他察言觀色,溜鬚拍馬之功。
在公孫瓚帳下,一眾文武大多都有些本領。即使是公孫瓚三個的結義兄弟,卜算師劉瑋臺、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也是各有所長,都對公孫瓚有所幫助。唯獨長史關靖文不成武不就,卻官居高位,頗得公孫瓚信任,大事小情都讓他參與其中。
與此同時,公孫瓚麾下還有一特色,那便是公孫瓚其人最信任的下屬始終是家族兄弟,對外人多少都有幾分提防戒備之心。
由此可見,公孫瓚極重親情,而長史關靖能夠參加如此重要的公孫家族內部會議,足見他在公孫瓚心目中的份量不遜於族人。
任何時代都不缺乏善於鑽營之人,關靖能取得今時今日這般地位,其根源還是公孫瓚與眾不同的性格所致。
公孫瓚雖是出身遼西豪族公孫世家,卻是婢女所生,自幼在家族中身份低微。但他生得一副好相貌,身姿魁偉,勇武過人,頗有膽識,及冠之齡被當時的涿郡太守劉君招為女婿,從此走上一條青雲大道。
然而,等到公孫瓚勢力漸成,地位越來越高之後,他與遼西公孫世家已成分裂之勢,各行其是,老死不相往來。因此。他與遼東公孫度本是同族兄弟,卻彼此互不往來,漸漸成為相互敵視的兩股勢力。只不過迫於當前形勢,兩個出自公孫世家的諸侯勢力暫時還沒有撕破臉皮大打出手,彼此有意剋制,同處一州之地,卻各自霸佔一方,相互提防,互存共生。
眼下公孫瓚佔據大半個幽州,奪得劉虞留下的錢糧軍械。還有數萬兵馬。實力大漲。與此同時。隨著幽州被他所佔據,他與袁紹之間的矛盾衝突愈發劇烈,儼然勢同水火,不死不休。畢竟幽燕之地容不下兩個心存大志的梟雄並立於世。二人不管誰想獨佔幽燕之地,都必須消滅另一方。否則,兩大諸侯時刻都不得安生,袁紹擔心公孫瓚從背後偷襲,而公孫瓚若想進取中原,就必須邁過袁紹這個攔路虎。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淺顯的道理誰都懂,公孫瓚自然不例外。
揣摩出袁紹試圖進攻司隸的一瞬間,公孫瓚頓感機會來了。
只要袁紹被纏在司隸一時無法脫身。亦或是被西涼李利重挫,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是公孫瓚喜聞樂見的好事,等於幫助他削弱袁紹的實力。而他則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大舉清剿劉虞殘部,肅清匪患。徹底掌控幽州。待徹底剿滅鮮于輔、閻柔等殘餘勢力之後,公孫瓚就可以順勢全面攻取青州,進一步壯大實力和地盤,而後一舉消滅冀州袁紹。
有鑑於此,近年來一直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的公孫瓚大感輕鬆,積壓在胸口的一口悶氣終於釋放出來,身心舒泰。
“兄長,如果袁紹當真率部攻打司隸的話,那我們的機會就來了!”就在公孫瓚暗自思量之時,從弟公孫範出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隨即,但見公孫範神情激動地說道:“目前袁紹麾下大約有二十餘萬兵馬,除駐守各郡的兵馬之外,其手中隨時可以調動的機動兵力最多十幾萬。現在他將十二萬大軍全部調往司隸方向,就意味著冀州暫時無力進攻我幽州。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