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0部分

,從正堂離開的李利此時就坐在這裡與三十餘位將領歡聚一堂。

細心之人只要看一眼側堂上在坐的將領,便不難發現這裡有些與眾不同。

側堂上的筵席不像正堂那樣分階設宴,而是十餘張案几擺在一起,圍成橢圓形,眾人圍桌而坐。這裡沒有高高在上的帥案,也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幾乎是平等相待,大家都在同一個圓桌上吃飯,把酒共飲。

圓桌正東方向的中央位置坐著李利。在他左邊是李玄,右邊是李儒。餘下,左側依次是:滕霄、鐵陀、鐵簫、蒙崇、成宜、馬玩、梁興、楊秋、桓狼、桓豹等十餘名將領;右邊則是:李典、滕羽、韃魯、龐德、成公英、李徵、黃烈、李蒙、徐崢、桓忠、桓義、桓雙、桓全等十餘名將領。

憑此不難看出,這個側堂上的將領都是最早一批跟隨李利立足武威郡的將領,也是武威軍的基石。毫不誇張地說,李利之所以能在涼州站穩腳跟,併成為涼州實力最強的諸侯勢力。全仗這些將領浴血廝殺。若是沒有這些將領替他賣命,拋頭顱、灑熱血,李利斷然走不到今天。因此,從某意義上說,這些都是“從龍之臣”,也是最得李利信任、讓他最放心的一批忠臣將領。倘若這些人都會背叛他的話。那麼他必定是眾叛親離,距離徹底滅亡已然為期不遠了。

是以,自從平定長安之亂以來,這些將領當中除了滕霄、滕羽兄弟、龐德、成公英和李徵等人仍在前線征戰之外,其他人一直替李利駐守後方,穩固根基。也正因為如此,李利領兵征戰期間。後方從未出現過後方動盪的現象,始終穩如磐石,讓他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戰事。而這也是西涼軍屢戰屢勝的關鍵所在,不管任何時候,後方穩固都是第一位的。

故而,這些將領雖然大多數人都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他們所做的貢獻卻是不容忽視。對李利乃至整個西涼軍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為此,適逢西涼軍再次大勝之時,李利並沒有忘記這一大批默默無聞的將領,特意在內堂設宴款待他們。與此同時,此次設宴還有更深次的用意,否則便不會另行設宴了,完全可以將他們安排在正堂與東征將領一起慶功。

另外。這裡面還有很多將領是特意從雍涼二州抽調回來的。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滕羽、李典、馬玩和桓狼、桓豹六兄弟,他們這些人都是從千里之外奉命趕來,其目的顯然不單單是為了赴宴那麼簡單。

“諸位千里迢迢而來,一路辛苦。這第一盞酒便是犒勞你們鞍馬勞頓之苦。來,我敬諸位,舉盞,共飲!”宴席乍一開始,坐在正中的李利率先打破沉靜,舉起酒樽,朗聲說道。

“謝主公!”眾人齊聲道謝,舉盞一飲而盡。

飲罷後,眾將臉上都帶著笑意,但他們心裡卻並不平靜,反而十分忐忑,惴惴不安。畢竟,李利一道將令將他們從駐地召回長安,必有用意,或者說定有安排,斷然不是為了赴宴而來。可到底為了什麼,他們卻是毫無頭緒,根本摸不著頭腦,且打聽不出一點風聲,包括李玄在內,都不知道李利此舉究竟是何用意。

未知的東西難免令人不安,在座的眾將自是也不例外。奈何李利自己不說,旁人便無從得知。是以,眾將只能悶著頭吃喝,儘量少說話,生恐言語失當,惹得主公不悅。

接下來,繼李利之後,李玄、李儒和滕霄等人先後邀眾將同飲,側堂漸漸熱鬧起來。

酒到中途,眼見眾將有些心不在焉,一個個十分拘謹,顯得心事重重,滕霄率先開啟話茬,恭聲道:“此番我軍一舉擊敗諸侯盟軍,繳獲頗豐,僅是戰俘便有數萬之眾,各營統領都想盡快補充兵員,以填補戰損。不知主公對此有何安排?”

李利聞言輕輕酒樽,目光從眾將身上掃過,微笑道:“此戰,各營皆有折損,尤其是步卒傷亡慘重,因此兵員補充數量巨大。我意,此次補充兵員皆從郡府兵中挑選兵士,戰騎營優先,而後是步卒營,兵力補充保持原有數量不變。”

滕霄聞聲面露喜色,當即對鐵陀笑道:“既是如此,那我等可都要巴結鐵陀將軍了。眼下郡府兵勢力龐大,可謂是兵強馬壯;原有兵馬十餘萬,而今匈奴草原收降五萬,幷州收降八萬,再加上司隸境內的六萬郡府兵。好傢伙,這些兵馬加起來,一轉眼鐵陀將軍已然手握三十餘萬大軍,幾乎是主力戰營的兩倍,實力斐然哪!”

“雲龍說笑了。”鐵陀謙遜應聲,笑道:“郡府兵數量雖然巨大,可實際戰鬥力卻遠不如主力戰營,且兵力分散,實在是不足為道。不過,雲龍若是看上那支兵馬,儘管領走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