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我們如此變革科舉,自然是有利於國家,但是微臣擔心天下讀書人不滿。”虞允文道。
趙諶所講的道理淺顯易懂,以虞允文的智慧立刻就知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他心中也有擔心。
“女真入侵,燕雲、中原的文明都被摧毀,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許多讀書人要麼是投靠了女真,成了漢奸,要麼是被殺死、餓死,相比於普通的百姓,他們更不容易活下來!現在燕雲、中原已經沒有多少讀書人了!至於關陝、漢中,絕大多數讀書青年都去了西北,進入了生產建設兵團之中!如果科舉變革,至少在燕雲、中原、關陝、漢中、川蜀各地,我們不會遇到阻力,河南、兩淮等地也是殘破無比,也不會遇到阻力,唯一有可能遇到阻力的是江南,可是江南一地也不可能和全國對抗。”趙諶道。
“這”虞允文苦笑一聲,點了點頭。
“所以,即使有阻力,也不用擔心!要想變革科舉,首先要編寫教材才行,尤其是經濟之學和算學!對於儒學典籍,我們也要進行挑選!”趙諶道。
“是!如此看來,要想推行科舉,恐怕還要再等一段時間了。”虞允文道。
科舉變革,制定教材、制定新的制度這些都需要時間。
“當然需要等一段時間了!今年之內恐怕很難實行!對於科舉,我還有其他看法!關陝、漢中數百萬青年去了西北、西夏苦寒之地,建設國家,他們為國家付出極多,所以要增加這些青年的中舉比例!中舉之人要有一大半來自於生產建設兵團!這些青年是朝廷的人,對朝廷忠心耿耿,用起來也放心!我們要首先加強生產建設兵團中青年們的教育,有了新教材也可以優先在青年中推行。”趙諶道。
“好!”虞允文點了點頭。
他就是生產建設兵團出身,對於這點當然同意。在虞允文看來,青年們的積極、熱情、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