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可以科舉?”又有人道。
“先吃東西吧!你們雖然不能科舉,但是可以在燕京開些書館、學館,以大儒身份教導學生、傳播學問,這樣也不錯!你們年紀都不小了,何必和年輕人去爭?”趙諶道。
他已經動筷吃了起來,那些儒生們臉上帶著失望的表情,也只得先用餐。
之後整整一個下午的時候,趙諶都在陪著這些儒生,他答應這些儒生,花錢為他們建造學館,但是這些儒生仍舊不願意。
夜色降臨,他們從皇宮裡出來,所有人都帶著沮喪的表情。
因為下雪,地面很滑,趙諶特地派侍衛送他們離開,這些儒生唉聲嘆氣不已,他們都知道想要說服趙諶難如登天了。
“科舉變成這樣,國家會變成怎樣呢?陛下啊,我等都是為了大宋江山,您為何不聽我們的呢?”一個儒生道。
“我等讀聖人之書,最是明白忠義的道理!這天下間沒有人比我們讀書人更忠於陛下!可是現在陛下改革科舉,加入了實學,從今以後天下人以奇技淫巧為重,還有多少人忠於陛下?國家豈不是即將滅亡?”又有一個儒生道。
“聖人之學的地位越來越低,我等到了地下之後也無臉去見孔孟聖人!”
他們一邊說著一邊往前走去,所有人都心如死灰,他們覺得大宋已經完了!
其實到了這樣的時刻,整個燕京城、燕雲十六州、大宋各地都知道科舉變革勢在必行,誰也無法阻攔新科舉的到來了!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距離除夕只有五天的時間了,各地科舉正式開始。
因為是第一次科舉,天下需要的官員數量太多,所以這一次朝廷給出的職位大部分都是屬官。
天下戰亂多年,讀書人數量也很少,因此參加科舉之人數量也有限。
以往科舉,無論是秀才或者是舉人,考試程式都一樣,科舉分為四場,第一場考本經大義五道,第二場考《論語》、《孟子》大義各三道,第三場考論一首,第四場考時務策三道,科舉需要持續數天!至於進士科考試,更是要在封閉的房間中呆上兩天兩夜,期間不得離開!科舉的選拔率極低,當年宋太祖第一次開科舉,只選拔了二十多個進士!
而這一次科舉卻僅僅只有一天的時間,分為兩場,每一場各一個半時辰,也就是三個小時,科舉的選拔率也遠遠超過以往。
上午考的是儒學,這儒學相對於以前的科舉也要簡單得多。儒學考試沒有詩詞歌賦,沒有孔孟大義,竟然只是一篇偏重史料的儒家文章。考題是讓考生闡述是否知道這一段歷史,如何理解當時朝廷的政策。
許多儒生準備良久,然而面對這樣的考題卻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在燕京城的考場之中,上午考試完畢,十幾個儒生臉上都帶著痛苦表情。
“這一次我們是完了!這考題和以往科舉完全不同,我等根本不會做!”
“是啊,這一次竟然不是考孔孟大義,如何去做?”
“罷了,我們科舉算是失敗了,下午是實學,咱們乾脆也不用考了!”
有幾個考生甚至站起來準備離開,然而到了考場門口的時候,考官攔住了他們。
考官詢問原因,他們說了出來。
“當今天下,讀書人數量很少,只要會識字,便有中舉的可能性!現在天下需要官員,只要稍稍有些學問,懂得世事,便能為朝廷效力!下午好好去做題,仍舊能夠透過科舉!”考官道。
“當真?”那幾個考生臉上帶著驚喜的表情,道。
“這是第一次新式科舉,不論是儒學、實學,只要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本事,朝廷便會錄用!如果能夠中舉,你們也可以光宗耀祖,現在萬萬不可放棄!”考官道。
“多謝大人!”這幾個考生臉上都露出了感激神色,紛紛行禮道。
外面有人將午飯送了過來,這是朝廷統一提供給考生的飯菜,十分的簡單,不過考生們現在哪有心情計較這個,他們中午的時候都在看一些實學書籍。
下午的時候,實學考試開始。
實學之中,算學竟然佔到了一半。除了算學之外,農學也佔到了四分之一。無論是算學、農學都非常的簡單,在農學的最後竟然有一道題目,詢問考生對農業種植有什麼建議。另外,工學、商學佔到了四分之一,工學、商學最後一道題目則是商稅問題,一車貨物從江南運送到燕京城,需要交多少稅收,需要有什麼注意事項等等。
考試結束,有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