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史有先例。面對不妙棋局的蔣介石並沒有更好的招數,一門心思將肅清共產主義運動作為首要目標。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有了張學良旗下東北軍的〃不抵抗〃。
評價蔣介石的這一抉擇是對是錯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可以肯定的是,〃九·一八事變〃及蔣介石對日本的一貫退讓,促使中國的局面走向了三大勢力鼎立的局面。此後20年中國的走向,由此埋下了伏筆。
1931年9月22日,蔣介石向紛紛赴南京請願的學生宣稱:此刻全國應該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抗強權,以和平對抗野蠻,忍讓含憤,暫取逆來順受的態度,靜待國際公理之判決。
所謂等待國際公理之判決,是國民政府將希望寄託於國際聯盟的調停。但是國際聯盟並沒有採納中國代表要求日本限期撤兵的提議。
9月30日,國際聯盟就〃九·一八事變〃發表一項決議:鑑於日本政府已經宣告對中國東三省並無圖謀領土之意,而且日軍已經開始撤退,呼籲中日雙方防止事變範圍擴大。
南京政府的逆來順受和國際聯盟的縱容,助長了日本繼續擴張的野心。〃統一滿蒙〃,使之與中國相脫離,全面佔領東北,已經成為日本關東軍的目標。
10月,關東軍採取的轟炸錦州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使中國東北國土大面積淪喪。此時的蔣介石的主力一心用於〃剿共〃,對於東北的淪陷仍然希望藉助外交和他國干涉來解決。
關東軍的舉動確實引起了其他列強的震驚。隨著日軍侵略的推進,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國際輿論,尤其是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就在這一階段,日本政局再次變動,原內閣下臺,政友會總裁犬養毅出任首相。而犬養毅內閣對於侵華採取強硬態度,更加劇了對中國的佔領。
1931年,對於中國的亂攤子,蔣介石已經無力應付了。日本的侵略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但還是外因。中國局面之複雜,除了這一外因以及國民黨內部矛盾之一內因之外,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民間經濟的崩潰之下風起雲湧的農民運動。
或許在蔣介石看來,農民運動之所以可怕,在於共產黨人的革命思想與這一動盪因素的結合。所以,〃日本人面板之疾,共產黨人是心腹之患〃成為這一時期蔣介石的戰略思想。
除此之外,蔣介石打內戰還有他在政治鬥爭上的必要性。當時的中國經濟不景氣、日本侵略嚴重、國民黨內都不止,身為軍事統帥的蔣介石只有透過內戰才能擴大自己的勢力。事實上,在1929年到1931年的內戰,讓各地軍閥認識到了蔣介石的〃厲害〃,閻錫山、馮玉祥相繼被〃平定〃。
到1931年的12月,日本進入中國東北的兵力已經達到4萬人。中國國土的淪喪以及政局的不穩,更加劇了國民黨內部的鬥爭,並引發蔣介石第二次下野。
武力霸佔中國東北,炮製滿
當戰爭成為國民政府鞏固政權的重要途徑甚至是必由之路後,日本的侵略喚醒了中國民族主義熱情。這一在辛亥革命後沉睡過去的民族情緒,是國民政府和蔣介石都無法忽略的。也就是說,當蔣介石有意透過內戰鞏固權力、加緊國內(市場)統一的時候,儘管一再稱日本的侵略只是皮毛之患,但民族矛盾的尖銳已經不容迴避。
近代以來,常常是民族矛盾改變中國的歷史程序,這一次也不例外。
歷史進入1932年,這年的年初日本人在上海製造了〃一·二八事變〃。日方在上海頻繁製造事端之後,於1月28日夜突然襲擊上海閘北。駐紮在上海的十九路軍奮起反抗,日軍動用飛機對閘北地區狂轟濫炸,並大肆屠殺平民。
在這之前的1月25日,行政院院長孫科由於難以應付局面而辭職,蔣介石重返南京。
在中國人民抗日熱情的支援之下,十九路軍的抗日行動初戰告捷,並引發了日軍的震驚。在作出〃戰局不容樂觀〃的判斷之後,日本大舉增兵上海,海陸空全部出動,動用60架飛機、50輛坦克和總共3萬人以上的兵力,發動了淞滬戰爭。
戰爭的擴大已經扭轉了國內的主要矛盾,但是國民政府仍然消極抵抗。國民政府留守在南京的軍政部長何應欽以〃抗日剿共難以兼顧〃為由拒絕增兵,引發國內輿論沸騰。蔣介石雖然迫於壓力派張治中率新編第五軍前往迎戰,但仍然寄希望於與日本和解,希望中日戰爭儘快進入〃外交途徑〃。
淞滬戰爭的硝煙果然吸引了美英列強的注意,並儘量斡旋雙方停火。事實上,此次戰爭由於中國軍隊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