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不幸的是,這項改革生不逢時,處於一個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也因為沒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而被證明〃不切實際〃。
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已經長期將中國視為敵人的日本不希望看到中國強大。加上這場洋務運動本身的侷限性,中國在與日本的賽跑過程中,出現體制改革的先天性缺陷。發端於19世紀60年代的這場史無前例的改革開放,終究隨著北洋艦隊在黃海海面上的沉淪而折戟沉沙。
鏡頭再閃回1894年的深秋,日軍由南向北跨過鴨綠江,從此對中國大陸開始了長達50年的侵略。50年中,中國歷史風雲變化,大清倒掉,洪憲復辟,軍閥紛爭,政黨政治,共和萌芽,同時糾結著內憂外患。當然,這些糾結中,更是無法擺脫日本這樣一個惡鄰帶來的夢魘。
日俄戰爭硝煙下的〃清末新政
二、日俄戰爭硝煙下的〃清末新政〃
日俄戰爭,這場發生在中國領土上的〃國際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比對日本和俄國的影響還大。中國的精英們不願意再給政府時間。一切改革,都為時已晚
改革本來是為了解決問題,但伴隨改革又常常會產生新的問題。任何一場改革一旦出現危機和宣告失敗,必然會引發反思。清末曾經有過兩次看似自上而下,實則為形勢所逼的被動式政治改革,被歷史定義為〃清末新政〃。
政治改革一旦啟動,就難以再走回頭路。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舊體制勇敢的否定。儘管自上而下,但這不是一場能夠遊刃有餘的改革。姍姍來遲的政治改革,因為缺乏穩定的外部環境,註定艱難。當一場在中國領土上發動的〃國際戰爭〃爆發,讓中國的精英們徹底發現中國無能的時候,他們不願意再給政府時間。一切改革,都為時已晚。
這場在中國領土上發生的日俄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比對日本和俄國的影響還大。
清末的兩次新政,第一次是甲午戰爭後,光緒皇帝主導的、曇花一現般的百日維新;第二次是慈禧太后主導的〃清末新政〃。刺激〃保守派頭子〃慈禧太后大搞清末新政的一個動力,就是〃立憲的日本打敗帝制的俄國〃。這本是一個積極的促進,怎奈,對於已經在財政上幾近崩潰的大清,已經難以支付政治改革的成本。
慈禧太后是〃昏庸〃還是〃聰明〃先擱至一邊,單就她開始搞政治改革,已經錯過了10年前甲午戰爭後的改革機遇。
甲午戰爭之後,反思主導了輿論。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維新派的〃崛起〃,並試圖透過變法,實現富國強兵,以雪對日戰爭失敗之恥。戊戌變法雖然因為清政府的內部矛盾而夭折,持續了百日便宣告失敗,但它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的路徑,成為當權者的必然選擇,並由此發生了旨在政治改良的〃清末新政〃。
要解析清末新政,還要從甲午戰爭之前說起,從一個年輕的〃學生〃康有為說起。
康有為,說起這個傳奇人物,我們的認識仍然是模糊的。他所〃發起〃的〃公車上書〃,在歷史上是否真的曾經發生,至今仍遭到一些人的懷疑。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歷史地位。
這個看著洋務運動長大,看著甲午戰爭失敗成長起來的舊式文人,因為處在一個大變革的年代,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了啟蒙者的角色,按照歷史課本上的說法,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族資本主義〃的代言人。
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它的一個重要〃遺產〃——民族資本主義卻在動盪的大時代中獲得初步發展,並醞釀產生了自己的〃代言人〃。所謂的戊戌變法,推動力量首先來自〃體制外〃——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代言者〃。
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地主官僚家庭出身。18歲時受業於江南名儒朱次琦,但不囿於師說,能獨立思考。21歲時康有為曾遊歷香港,接觸到西方政治文明,以為〃西人治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遂大倡西學,走上了向西方探求救國真理的道路。
日俄戰爭硝煙下的〃清末新政
最先影響康有為的重大歷史事件,是發生在1883年12月…1885年4月的中法戰爭。20多歲的康有為,目睹清廷腐敗,大受刺激,激發起尋求救國道路的想法。
1888年,30歲的康有為來到北京,參加鄉試。公開的說法是,康有為趁機第一次上書皇帝,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策,認為光緒帝應該〃屈尊降貴,引咎罪己,求言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