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不禁露出敬佩之色,作為一個老軍務,他當然明白迅速完成隊形變換在戰場上的作用。其實馬逢知對此的認識之深還在鄧名之上,不過他當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誤以為這是鄧名的奇思妙想。

“這是改進版的,將來‘光腳’和‘穿鞋’這兩個字要去掉,單純用左右來給將士們下令。”鄧名不打算對張煌言和馬逢知藏私,在清強明弱的大勢之下,鄧名不但要設法和清廷官員達成協議,也要盡全力加強同盟,若是群雄覆滅,那四川也無法獨存。這次鄧名訓練舟山軍使用的方法,都是最先進的版本:“一開始我們沒有在‘光腳’和‘穿鞋’前面加上左右二字,結果訓練完畢後,士兵雖然轉向非常熟練了,但依舊無法辨識不清左右。”

以前的訓練版本給鄧名留下不少痛苦的回憶,最早訓練出來的一批同秀才能對“光腳”和“穿鞋”做出反應——即使他們雙腳都穿著鞋,也能迅速執行命令——因此甚至引起一些呼聲,打算把這兩個詞變成川軍特有的軍事用語。但不同的教官有不同的習慣,有人讓受訓計程車兵左腳穿鞋、而有些人則相反,結果就是同樣的命令造成不同的條件反射。趙天霸指出若是在戰場上發生這種誤會那會造成可怕的後果,而且糟糕的是,這還加重了軍官的負擔,因為軍官除了觀察敵軍、下定隊形變換的方向,還需要在心裡把左右翻譯成“川軍特有的軍事用語”,如果情急之下翻譯錯了,那就是開玩笑了。

而現在這種訓練方法,最終可以淘汰中間的那種“過渡姓軍事用語”,達成了鄧名的訓練目的。

常備軍基本都有在舟山當兵的經歷,而帶出來的徵召兵也有相當數量是原先的浙軍,因此張煌言所到之處,都能享有士兵們的注目禮,而軍官也爭先恐後地上來向兵部尚書問好。除了以前的感情外,還有重逢的喜悅。當初這些浙軍在跟隨鄧名入川之前,張煌言就曾親自做過他們的工作,但是不少人都以為這就是和張尚書分手了。在這個時代,四川和浙江的距離差不多也就意味著永別,當時無論是張煌言還是這些浙江戰士都沒有想到他們這麼快就可以在此見面,常備軍的軍官們一個個都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張煌言自然也很感慨,訓練的間隙他對鄧名說道:“來投奔舟山的都是忠勇之士,讓他們跟著鄧提督入川真是太對了。張某無能,不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飲食、武器,白白浪費了這些義士的報國之志,到了鄧提督身邊,這麼快就成為強軍了。”

聞言鄧名自然也要謙虛一番,同時還安慰張煌言道:“等長江航道暢通無阻後,張尚書也就不缺糧餉和武器了,到時候舟山軍也會成為天下強軍的。”

張煌言微微點頭,不過他心中還有一些疑問:“鄧提督對虜廷任命的這些偽官妥協確實是不得已,不過這終究是權宜之計,不知道鄧提督打算什麼時候結束與他們的協議,光復東南呢?”

“我的想法是,我們首先要有恢復沿著整條長江領土的能力,能夠攻下、並控制武昌、南昌、南京一線的兵力,然後再考慮以雷霆萬鈞之力拿下整條長江,將虜廷南北隔絕。在此之前,我們就需要集中兵力,攻擊那些頑固不肯與我們達成協議的偽官,讓從武昌到南京的地方官同我們簽下一個個城下之盟。”鄧名的實力雖然不足以控制一省,但足以震懾張長庚、蔣國柱,能讓他們付出承受不起的代價:“我們用這條長江的資源蓄養我們的軍力,直到我們能將它完全接管為止。在此期間,我覺得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清軍的水師上,決不能讓他們建立起一支能夠威脅我們的長江水師來。”

鄧名和張煌言說話的時候,馬逢知始終一言不發,剛才他冷眼旁觀,張煌言在鄧名軍中的威信讓馬逢知感到非常震驚。

“張尚書這才叫深謀遠慮,好像除了鄧提督的那隊騎兵衛隊是虁東軍出身外,他手下的軍官統統都是張尚書的舊部。”馬逢知曾經聽張煌言說過,在安慶把兩萬舟山部下交給了鄧名,有些人捨不得離開張煌言還一一說服,當時馬逢知表面上不說,心裡確實大大地不以為然,覺得張煌言未免也太沒遠見了,居然把死心塌地的部下拱手送人。可現在馬逢知心裡全是對張煌言的敬畏之情,早把最初那點輕視丟到九霄雲外去了:“張尚書定是知道自己養不起這麼一大批兵,所以才把心腹交給鄧提督,讓鄧提督幫他鍛煉出一支部隊來。”

馬逢知也聽說過鄧名身世的各種傳言,相比棄國不歸的永曆天子,明顯這是跟有力的皇位競爭者。馬逢知並不怎麼看重大義,作為一個亂世武將,他覺得有兵就是一切。現在鄧名手握近萬甲兵,縱橫長江,四川估計還有一批嫡系,而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