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9部分

生代,將來鄧名遲早有一天要開出四川,嘗試統治長江中下游地區,到時候鄧名可不打算學習滿清,在東南殺一個人頭滾滾來確立權威。所以鄧名需要一批理解他思路的浙江人,這樣起碼能夠進行溝通而不至於發生嚴重的誤會;如果這些年輕人能夠認同鄧名的理念那當然更好。

因此在這些浙江年輕士人西進的時候,鄧名就派出了軍人全程陪同,向他們介紹明軍多年來的征戰,還給每個士人都提供了緊身戰鬥服和短劍。這些導遊更向留學生們保證,等他們到了四川后,軍校會發給他們軍裝,讓他們接受和四川常備軍士官一模一樣的軍事訓練。

除了這些以外,軍官還給他們這些年輕的浙江人散發宣傳帝國主義的小冊子,開始嘗試轉變他們的思維模式。

金聖嘆的兒子歲數也不大,很快就和幾個前一批下船計程車官留學生混熟了,聽他們給自己複述小冊子上的思考題:“漢人一直在向南洋移民,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南洋那裡物產豐富,有些地區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漢人勤勞簡樸,可是幾百年來卻一直沒有在這麼富饒的土地上壯大起來,為什麼?”

“為什麼?”金公子聽後也覺得有些奇怪,反問道。

“因為漢人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作,開闢了大片土地,而當地的土人看到以後眼紅,就進攻漢人,殺光了男人,搶走女人、孩子和所有的財物。所以幾百年來漢人不斷移居過去,但人數卻增長得十分緩慢。”一個湖州人義憤填膺地叫道:“我以前還不知道,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紅夷到了南洋後就不斷唆使土人來殺漢人,搶走漢人的土地,然後再把土人變成奴隸來給紅夷耕作。上百年來一直如此,只有延平郡王在幾年前狠狠地打了紅夷一頓,才讓他們有所收斂,救出來了不少漢人。”

這本小冊子上介紹西方殖民者時提到,他們中的大多數,在自己的國家裡也和漢人移民一樣是社會的底層,很多人是在母國難以謀生的沒有土地的農民。不過等他們在南洋登陸後,用不了幾年就迅速致富,成為當地的統治者。他們奴役土人,而漢人卻是被土人劫掠的物件。

“為什麼?為什麼都是去開拓荒地的,我們漢人和紅夷的遭遇完全不一樣呢?”又有一個湖州士人忍不住大叫起來。

“為什麼?”金聖嘆的兒子聽得有些糊塗了。雖然不知道移民規模有這麼大,不過海外移民生活艱苦倒是不讓人感到太奇怪,畢竟是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如果沒有荷蘭人做比較,那大概很多士人都會認為是理所應當,不會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因為我們的農民是帶著鋤頭和鐮刀出海的,他們只帶了農具。而紅夷除了農具以外,還帶著槍!”現在湖州人對步槍有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些年輕人因為親眼看到了浙江總督衙門的欺軟怕硬,所以對川軍的小冊子上的道理也深為贊同:“我們的農民不但沒有帶槍,而且還心虛,覺得自己是客人,是去主人家裡做客,討一口飯吃,就逆來順受;而其實這些荒地都是老天爺的,誰開墾了就是誰的。”一個浙江士人揮舞著川軍發給他的小冊子叫道:“這書上說的好,凡是那些自己不幹活,專門殺人、搶劫的土人其實和豺狼一樣,他們只要敢在漢人的籬笆外打轉,我們怎麼對付狼,就應該怎麼樣對付他們。”

第五十一節 保衛(下)

浙江士人知道遇到的這些江南士人都是逃難去四川的,不過他們倒並沒有因此流露出什麼輕視。首先人的觀念是不太容易一下子徹底扭轉過來的,雖然現在湖州、嘉興的縉紳階層已經把有出息的定義從讀書出色修正為敢於拿起武器保護宗族,而且這些來四川的浙北士人也都是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定型的年輕人,但他們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看不起繼續讀書的年輕士人;其次,就是四川分發的那些宣揚帝國主義的小冊子裡,也絲毫沒有貶低讀書人的意思,而且把這種差異定姓為分工不同。

“我們大漢文明,既需要保衛者,也有需要保衛的東西。”莊允城的一個孫子對金聖嘆的兒子說道,帝國主義理論對這種年輕人來說是最有煽動力的:“我們是保衛者,而我們的文字、服飾、飲食風俗就是需要去保衛的,如果沒有了這些東西,如果每個讀書人都棄筆從戎不寫文章、不傳播文章詩詞了,那我們和韃虜蠻子又有什麼區別?”

和這幫浙北人接觸了幾天後,不少吳縣的年輕人也去找父輩嚷嚷,比如金聖嘆的兒子就突然改變了志向,不打算跟父親去敘州教孩子唸書了,而是嚷嚷著要跟浙北人去成都讀軍校:“孩兒也是七尺男兒,要當保衛者,不當需要被保衛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