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祿米。這還真是剛剛好嘛。”

蕭何心中一驚,驚訝的不是扶蘇對治下情況的瞭解。這又不是清代的行政主官,一應庶務都有師爺包辦;主官只管吃拿卡要。

雖說眼下蕭何干得是師爺的工作,可扶蘇卻也是一號帝王種子。蕭何所驚訝的,實際上是這計算的能力。雖說只是簡單的加減法,可在古代,算術對人來說是一項高深的學問。扶蘇能夠這麼麻利,不過區區數秒鐘就算好。這讓用算籌算了好一陣子的蕭何心中油然而起一陣子挫敗感。好在,蕭何也不是常人。隨即便也恢復了過來,怎麼說,扶蘇還是主公吧。主公嘛,手下底牌也是少了,還真不好意思以後在史書上抖抖。

扶蘇看出了蕭何臉上的異色,城府越加見深的扶蘇對人的表情也十分敏感。倒不是要看誰眼色,事實上這年頭能夠上扶蘇看眼色的除了那個老爹還真沒有。扶蘇注意的,是從人的表情上看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

這些可以說是皇家的不傳之秘,御下之術,總不能自己連屬下的心思都猜不透,不然給賣了還以為這是個忠心耿耿的。

對於蕭何,扶蘇算得上是推心置腹的。待問清了由來,不由啞然失笑。於是,扶蘇便將小學的東西拿出來現賣,又把阿拉伯數字給一通扯進來,再加上現代的計算,賬目表格的革新。弄了好一會。等蕭何一副“朝問道夕可死”的模樣時,扶蘇已經是舌頭髮幹。說得口乾舌燥了。

撇去這個小插曲,扶蘇繼續開始討論起雁門的財政問題。畢竟,錢袋子和槍桿子實際上就是扶蘇要發展起來最大的兩個主題。不能跨過去錢袋子的坎兒,扶蘇的槍桿子也就別想多鋒利。

可扶蘇卻不知道,相比一時的財政困難,扶蘇扯出來的阿拉伯數字和現代的計算方法,對賬目表格的革新更加引起震動。

第五十章:財賦首當論賬簿

在古代,想要做名臣是不容易的。Www!比如董仲舒,一代大儒;更因為提出天人感應皇權天授等一攬子加強黃泉的文章而流傳青史。但你要說他是名臣,這個卻未必有多少人贊同。

名人未必是名臣,出名的臣子也不是每一個都做的了名臣的。儘管董仲舒學問好,人品也不錯,名聲更是頂呱呱。可他就是一個搞文學的,要做名臣,還不夠看。

但與董仲舒同一時代的桑弘羊就不同了,這個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名臣。桑弘羊系洛陽賈人子,13歲時“以心計”入貲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漢武帝賞識,被委以重任,歷任大農丞、大農令、搜粟都尉兼大司農等要職,統管中央財政近40年之久。終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斂資財以增強國力,為武帝屢敗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揚威,打通西域,開發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理財之功連對之十分不滿的司馬遷也不得不擊節讚揚,稱弘羊時代“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

說了這麼多,關鍵就是理財兩字。

董仲舒在稅賦上的文章說得呱呱叫,卻又被質疑頗多。而桑弘羊卻連史筆如鐵的司馬遷都為之擊節讚歎。其間桑弘羊的人品固然是亮點,可若是沒有理財的本事,只怕才如何人品絕頂也至多隻能在野史上找找罷了。

古代的生產力低下,技術水平不高。在兩千年後隨便挑一個高中生也能在財賦問題上將一個浸淫此道數十年的老吏給說得目瞪口呆,而繁複的民政也對執政者的要求十分之高。

但財政情況又不是橘子,吃了就曉得味道。想要了解雁門郡真實的財政狀況,除去扶蘇的特科,最重要的一個辦法就是兩字:賬冊。這個財政收支的忠實記錄者。

在古代,賬冊是一個十分機密的事情。同時,往來交易,收入支出這些東西同樣也會有一本賬簿記載。然而,古代的記賬手段也十分落後。就是一樣跟一樣地記載賬簿之上,往往前面一個還是收一千斤,後面一個就成了東門店鋪進賬了一箱土布。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若不是記賬者本人,外人檢視時很容易被繞暈過去。

而同時,做假賬也因此極容易產生。要是上官來查,厚厚一沓上去對賬極其麻煩。而且在古代,識字會算數的人是很少的。人力成本頗為不菲,就算找到了,而且還是熟練的賬房師傅去查賬。也要用時很久。

而扶蘇所在的時代,採用的記賬方法顯然比古代要先進很多很多。

離開扶蘇居所的蕭何埋頭苦思了一頁,又連夜找扶蘇申請了紙張呼叫。此時的紙張還需要一月才能出售,這是扶蘇以後的一大利潤來源,所以控制十分嚴格。儘管十分便利,甚至內部已經存下了不少,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