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布五千人馬殺退了三十餘里。”

“怎麼可能?”孫燦大驚,要知道八路聯軍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十萬被五千人馬殺的大敗,這資料何等的驚人。

劉華道:“呂布精於騎戰,指揮騎軍衝殺,在萬軍從中可如入無人之境,與其硬碰,確實非明智之舉動。”

正慮間,傳來了袁紹出兵的將令,孫燦立刻號召全軍起寨前往前線。

趕至前線,還未歇息,就聽呂布搦戰。

八路諸侯接著袁紹大軍,述說呂布之勇。曹操道:“既然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九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袁紹引十九路諸侯齊出,呂布依舊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神采飛揚,只不過跨下的嘶風赤兔已經換成了一匹普通的良馬,但是依然威風懍懍。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人看了全都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

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武安國武藝不凡,力大招精,竟與呂布戰至二十餘合,才堪堪要敗。武安國略一失神。被呂布一戟打於馬下,呂布正待催馬近前結束武安國性命時,嗖的一箭,響聲未歇,又聽“當”的一聲,長箭射中呂布戟尖,救了武安國一命。

呂布見有人射偏了他的戟,甚至令他的虎口微感痠麻!不由既驚且怒,環目而四顧,並未發覺射箭之人。此時,武安國已逃回了營陣。

袁紹依稀覺得箭枝是從他後方射出,回望道:“適才是誰不顧軍令,擅自射箭?”

一個白袍小兵上前說道:“正是在下。”

袁紹見對方只是一個馬弓手,溫怒道:“汝是何人?”

白袍小兵答道:“在下姓趙,名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

袁紹道:“汝為何放箭?”

趙雲說道:“雲見我軍將領要遇害,不忍見他死於呂布戟下,忍不住出手相助。”

袁紹見趙雲竟然反駁他的話,怒喝道:“汝一小小馬弓手,竟如此猖狂。未得吩咐就是擅自放箭,此乃違背軍令之罪。來人,將其拿下,斬首示眾。”

第四部 諸侯討董 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

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8…2…16 11:09:46 本章字數:3679

趙雲臉色一變,抗聲道:“我不服!”

袁紹陰沉著臉,他居於渤海,深知北海之富饒,數次謀圖,攻取北海。而北海所有將領只有武安國本領高強,最為善戰,本以為可以借呂布之手,斷去孔融一臂,卻沒想到被自己軍中的一個多事的馬弓手給攪黃了。

這個馬弓手不但不認罪,反而強詞奪理了起來。更是惱怒異常,心想:“呦喝,小小的馬弓手怎麼著,要翻天了。壞我大事,你還有理啊!不殺你,我袁紹的顏面何存?”當即就道:“拖下去,斬了。”

“且慢!”孫燦的身份家世並不在袁紹之下,因此他就在袁紹的身旁。原先見是趙雲射出的這箭後,心底為他高興,覺得他經過這次表現,他的大志可以得到施展,才華也可以得到重用。

可他越聽越不對頭。

袁紹這個傢伙不但不獎賞趙雲,還要砍他的腦袋頓時大急,連忙制止了袁紹過激的舉動,說道:“盟主,此小將救了武安國將軍,應當重賞才對,怎麼能夠將之斬首。盟主做法有誤吧。”

袁紹聽了孫燦的答話,心中更是氣惱,暗想:“先前你言華雄是你麾下擒的,我無話可講,可是如今,我要殺我麾下的一個小卒,你又來參合些什麼?難不成存心與我作對?”想罷便道:“什麼重賞,不聽命令,未得軍令就擅自行動。如此不守軍紀之人,怎能不加以嚴懲。”

頓了一頓,諷刺道:“虧子羽還是用兵大家,連這軍令如山都不懂。”

孫燦心念一動,道:“軍令如山誠然沒錯錯,卻也有功過是非一說。這位小將,雖違反軍令,卻是為了我等同盟軍盟友著想,可謂情有可原!況他還救下了武安國將軍,實是大功一件,盟主卻怎不言,如此行經豈不冷卻將士之心!即便不言有賞,卻又如何能斬!”

袁紹見孫燦百般維護趙雲,便想起不久前孫燦在軍寨內的所作所為,對趙雲的殺機更盛,大有你不讓我殺,我偏要殺的無賴心態。拉起強硬的態度道:“不然,昔日,兵祖孫武子曾言‘治軍要遵照軍法,軍法若不嚴,軍則不得治。’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