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的麾下,就成了一個全心全意對孫燦幹事的好部下,而且,常常婉轉的指出孫燦的不對之處,讓孫燦對他刮目相看,不得不服。
歷史上的賈詡也是一樣,曹操、曹丕兩人都有很重很重的疑心病,因此,那時侯的賈詡就是一個韜光養晦,不拉幫,不結派,處處小心謹慎的絕世智者。
不同的主公賈詡就會以不同的模樣出現,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的每種模樣都會讓他得到當權者的信任,並且重用。
這時,趙雲說道:“劉備新敗,主公應當全力追擊,爭取擴大戰果。不必為了雲而延誤戰機。”
孫燦自信的笑了笑,道:“子龍莫急,燦按兵不動,正是為了擴大戰果。”
趙雲不解,面露疑惑之色。
賈詡讚道:“說道把握戰機,世人誰又是郭奉孝的對手?郭祭酒早就出計讓張遼將軍襲擊新野去了。”
趙雲眼珠一轉,頓時大悟,原來,不追擊就是要給劉備準備殘軍的時間,拖延劉備行軍時間,好讓張遼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新野。
第八部 入主中原 第二十二章 武陵夷族
更新時間:2009…7…5 10:39:57 本章字數:3527
博望坡以南十里外白河岸旁。
劉備慌張的看著身後,見無追兵,才停馬定了下來,對左右護衛說道:“孫燦可有遣追兵來追?”
右旁的護衛,抱拳道:“好象沒有,待小的先去探察一番!”
不一會兒,那護衛和關羽一起趕了過來。
關羽道:“大哥請安心,孫燦並未遣追兵追擊,”
劉備一聽,頓時放心了下來,忙道:“二弟,趕快集結潰散計程車兵,竟可能的減少我軍的損失。”
關羽領命而去。
劉備見身後一群殘兵敗卒,在想想孫燦軍的驍勇之兵,頓時感到一陣無力和羨慕,暗道:“若我有如此雄兵,何愁霸業不成,漢室不興。可恨,孫燦小兒,兵強將勇,領地也肥沃富饒,天下的好處都讓他一人佔盡了。”
想著,劉備漸漸覺得很是氣悶,就沿著河流向下走著,腦中在想到底如何才能實現心中的夢想。
走著走著,突然,一陣嘹亮的高歌傳來。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這歌聲由遠及近,高低起伏,其中有抱怨亂世的來臨,又有大漢將要崩塌的擔憂,還有一股強烈的懷才不遇的感覺。
劉備停馬而立,待聽清楚歌聲後,暗想:“聽此歌聲分明是一空負報國之志,卻無明主賞識的賢人。莫非老天聽我抱怨,特地贈一人才於我。”
求才若可的他,也不管是不是,立刻尋聲找去。
走了百米,就見一人拄著竹竿,撐著竹筏,向上遊滑來,口中還高聲唱著,那聲壯志不能酬的詩歌。
劉備高喊道:“兄臺,可願過來一敘。”此時此刻,他也不去計較冒失不冒失,開口就將他請了過來。
對面那人先是一愣,隨即大笑:“有何不可?”
隨即撐竹筏來到岸邊。
來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要掛長劍,英氣過人。
劉備見其氣度不凡,大喜,快步上前,歉聲道:“先生贖罪,吾乃逐郡劉備,聞先生高歌,聽出歌中意境,知先生必定為一賢德之士,備願請先生一聚,聆聽教誨。”
來人姓徐名庶,字元直,穎上人氏,在少年時代,是一位非常敬慕那些嫉惡如仇、扶危濟困的武林俠士,矢志要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俠。
為了實現這一宏願,他自幼拜師學藝,苦練武功,結交同道好友,探討切磋各個門派的藝技。待學有所成之後,便遊歷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濟困的俠行善舉。很快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少年俠士。
後因為一位朋友因與當地一家豪門惡霸結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他隻身闖入惡霸家中,刺死了這個仗勢欺人、為害一方的惡徒。不幸被聞訊趕來的大批官差包圍。因寡不敵眾,失手被擒,後被朋友營救出獄。
至此,他認識到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剷除人間不平事。審時度勢,又見東漢王朝日趨腐朽,諸侯割據,烽煙四起,決心棄武從文,掌握一身治國用兵的本領,造福於天下蒼生。摒棄刀槍劍戟,潛心讀書求學。
不久,學業大成,名揚荊州。
劉表聽其名,多次禮聘他出仕。徐庶也願一展抱負,加入了劉表麾下。不過,他很快就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