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頭的林麝。唉,真是這個伺候動物的命啊。

章三 隱士生活

一年半後——

“姐夫你沒覺得自己年輕好多麼?”申豔麗伸手摸著自己的臉蛋,一邊還站在一個木凳上看著反光鏡裡的自己。“也是啊,我也覺得好像年輕十來歲一般,連鬍子颳了也沒有長出來。”楊晨毓一手一邊託者兩隻小騾子在餵奶。“老哥你不會穿越時太監了吧!”豔麗嘲笑著。

“你老哥運氣不好,沒有遂了你的願。下次吧,一定在穿越時太監。妹妹也要努力啊,一定要穿越時變性啊。“楊晨毓沒好氣的說道。申豔麗又拿起兩隻小畜,把楊晨毓擠掉,開始給小騾子餵奶了。楊晨毓對著小騾子說道”BABY,看媽咪這麼對你們,連吃都沒吃飽。要不讓姐姐喂喂你們吧。”

汪汪不斷,一隻被命名為狗剩的大母狗邊叫邊退到楊晨毓身邊,“看,誰來了。”豔麗抬頭看向走來的幾人。因為楊晨毓用幼獸預支了生活和生產資料,幼獸剛一出生村裡的人便派了自家半大小子閨女來幫忙。畢竟這類動物初期是沒有辦法自己吃奶的,要人類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能活下去。這些半大小子閨女也不算家裡的主要勞力,過來幫忙也算人盡其用了。由於村裡蓄養的野獸只能解決吃肉問題,野豬也沒有馴服過,祭奠祖先只能用獵殺的野豬。這些年下來野豬在谷裡已經被殺光了。所以大牲畜對他們吸引裡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馬、牛這類可以幹活的大牲畜。谷裡自己馴養的只是發揮羊、狗這般肉食和毛皮作用。

清晨的陽光終於越過山頂曬進谷裡,薄霧開始消退,小牛和小馬(紫山騾子,可大家還是習慣叫馬)開始叫喚起來。楊晨毓開始分配這些小孩子幹活,這十來個小孩從8歲到16歲,也是這20來戶人家目前養成這般年歲所有的孩子了。看來大家都把希望寄託在這裡,楊晨毓交代那些孩子按照往常的分配任務幹活,女孩子負責餵奶、洗刷牲畜,男孩子負責喂牲畜、清理糞便、喂水、晾曬牧草。楊晨毓和申豔麗還有自家農活幹,要去收割過冬的鷹嘴豆、小麥,楊晨毓作為搞過這個專案的深深知道小麥無所謂,鷹嘴豆可千萬不能出岔子,一定要收好曬好。富含多種植物蛋白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粗纖維及鈣、鎂、鐵等成份。其中純蛋白質含量高達28%以上,脂肪5%,碳水化合物61%,纖維4一6%,鷹嘴豆含有10多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全部具備,而且含量比燕麥還要高出2倍以上。對於人來說光吃鷹嘴豆就可以滿足所有營養和熱量,對於牲畜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精飼料,對於土地而言種過鷹嘴豆的土地特別肥沃,鷹嘴豆的根系發達,主根入土深度可達兩米,故很耐旱。其根有根瘤,固氮能力很強,每公斤可固純氮50公斤。與小麥等越冬作物套種,主作物不減產,卻增加了鷹嘴豆的收入。莖葉更是優良的飼料。主要還有豆子也不錯,飼餵牲畜可以下奶。

當楊晨毓把小麥都收好後,圍垛在京房裡(古代吊腳樓一類的房子就叫京,因為古代防水防潮防害能力差的關係,都會把糧食放在離地一人多高的吊腳樓裡)。就開始忙著收割鷹嘴豆了。鷹嘴豆剛挑到京房邊,申豔麗就開始用打穀子一般打豆子。小麥先放一邊,豆子打好後就攤在外面的竹箯裡曬太陽。而剩下的葉莖一部分給男孩子抱去喂牲畜,一部分給女孩子晾曬在架子上,這個可是很好的幹飼料。整整幹了10來天,把越冬糧食都拾掇完。收糧打糧曬糧曬豆子葉莖村民們都來幫忙的,他們很奇怪怎麼越冬也能收這些個怪里怪氣的作物。曬乾的小麥和鷹嘴豆給放入土陶甕裡,當然絕大部分還是用竹蓆圍著。不過是橫200縱300步之地,收穫小麥豆子有好幾十垛。村裡的老人估算下,每垛至少有2千斤(秦人用秦制,只有現代一半),去年大家還都看好戲,由於是生田收成連今年十分之一也不到,今年居然有小麥25垛豆子37垛,外加十來個大甕。大家太興奮了,都問楊晨毓要點種子。楊晨毓想也不想,“你們一家一垛豆子,不過要自己搬。我實在是沒力氣了。謝謝你們大家一直在幫我兄妹,要是沒有你們,我們早就屍骨無存了。”人情債算是還完了,豐收的糧食讓大家唏噓不已,成為今後一段時間談資。其實楊晨毓也是真心想幫那些村民,豆子的作用顯然比麥子好多了。

小牲畜已經下了一大票,也不能自家一家人家養啊,有心還無力呢。牲畜都是第一胎,生得不多小騾子都是四隻一胎,共48頭,死掉3頭存活45頭。低地水牛生了12頭,黃牛也生了16頭。由於沒有食肉動物干擾,鵝和兔子就放養在京房下,表妹幾次去數都沒數過來。看著這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