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部分

方遊牧民那種集團搶劫。所以用2500人的編制以便更靈活處理這些麻煩。古代一個好的將領,帶兵五百左右,一般憑藉城牆能很好防守十來萬遊牧民的進攻。當然這個是唐以前,在大漢人的攻城技術沒傳到蠻夷那塊去之前。這也是吳越太上王對各國實行種子技術人員封鎖的原因之一,不想讓潛在對手變強。

萬年拉開窗簾,現在用的不是沙,而是來自西方的蕾絲編織,不過技術上,中國人更加喜歡用鉤針,而不是小線棒來回編。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不是真正蕾絲,而是類似於中國人常做的鉤針活,當然也有些蕾絲編織在內。畢竟這也是來自西方的技術,有保留,也有創新。

這個窗簾的好處在於向外看能看清,外面往裡只能看個模糊大概。萬年望向那高高土城,看來這壽春也是安逸了好久。

其實不然,壽春的夯築土城牆不過是吳越軍順手之舉,和更南邊吳越本土的各地磚石牆差老多。吳越由於氣候的原因,夯築土牆是不可能建造得很大。只有在這江淮間才是土城強最南邊分部,再往南是不行的。

最好笑的是壽春郡守大概吃錯藥,居然把城牆給染成大紅色來取悅皇帝。漢崇尚紅色,故而漢室多用紅黑二色。城牆上還高掛橫幅,皇帝陛下萬萬歲!

當然這個郡守還想掛其它什麼口號,但是看看沒地方寫,也就作罷。不能把百姓寫在皇帝前面,他還是很守禮的人。自然只能放棄這麼個想法。

小豬指揮兩個軍團長分別接收城內外防務,然後才是一行車駕進城。滿街都是看熱鬧的百姓,而小豬也很上心,兩邊士兵成兩兩相對互相交雜站立,以便控制局面。壽春的主幹道很寬,到處經幡被老百姓自動移到屋簷下,免得驚擾妨礙皇帝車駕。

壽春,不過是一個郡府,現在已經失去南邊的廬江郡和豫章郡,而西邊也被割了塊設衡山郡,所以壽春沒有以前那麼富有。再加上歷史上來回贈送和收回,也是的壽春這裡的官僚都沒啥積極性,不知道命運,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又有什麼么蛾子出來,設個淮南國、楚國這類。

皇帝和所有地方官僚士紳鴻儒富商一一見面,總算明白這個地方的人想什麼,大家怕被再一次給冊封給哪位王爺,到時候又不知道怎麼辦。

“諸位只須做好本分,九江郡在寡人手裡不會再裁撤轉封,爾等安心即可。”皇帝說話間把地方官呈上的地方概覽看了下,看來吳越太上王那一套已經深入骨髓。

地方官送上的概覽是本地人口土地牲畜特產人文大族等等一系列詳細彙報資料,官吏甚至很無聊寫上本郡本年度有犬幾隻。

皇帝合上概覽,“不錯。戶戶有耕牛進行得怎樣?”

太上王親自抓的一項全國長期執政措施,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皇帝也明白太上皇的苦心,自然也會監督官吏。

“再過十年吧!應該可以完成。”

“哦?現在為啥不能完成?”皇帝故意這麼說,只是希望地方官講講困難。

“天下那個,那個···”地方官有點不好意思講。

“但講無妨。”皇帝算是給個鼓勵。

九江郡郡守和壽春令互相看了下,九江郡守低頭,“天下殘破,一時之間也不可能完成這麼重的任務。只要慢慢生養蓄積,才有十年之期。否則十年後仍然完不成。”

“哦?”皇帝沒奇怪,本來麼,有些事不是那麼好解決的。

“加大外購力度呢?”

郡守汗顏,“這個,也到不了我們這。海外都給吳越那邊運去,他們要多少有多少,但是他們也有用途。邊郡,生番那邊倒是可以買到,可大家都在買,價錢也往上走,我們這裡路途遙遠,沒那麼快。”

“可曾想從匈奴那邊買呢?”

郡守笑笑,“萬萬不可,偶爾為之,則無事。以此為根本則不可。匈奴那邊的牛和我們這邊不一樣,過來養活不易,更別提耕種了。”

歷史上中國是這麼解決耕牛地方性的問題,就是來自草原的黃牛系,用來自印度的瘤牛系來改良,總算在南方培育出適合當地夏天的黃牛來。而瘤牛分兩大入中國途徑,一個是西域,對應的秦川牛是用瘤牛改良後代。一個是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沙牛,當時我國稱雲南瘤牛為沙牛,當地一戶往往有六七頭牛,以這個牛改良淮河以南大部分黃牛品種。不是為了產肉或者力量,而是為了適應性。含有瘤牛基因的黃牛更加不怕冷熱,不怕瘴蠻。當然要不是旄牛那個雜種公牛不能留後代,中國人或許更加喜歡力大體剪的犛牛來改良黃牛。